第四周,二三四章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周,二三四章概要.ppt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指出,以工业化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需的,是毫无疑义的、必须肯定的。 ——【81页最后一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82页第2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科学和教育; 关于知识分子。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85页-86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86页-89页】 第二、三、四章概要 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重要思想成果;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1956—1978)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38页第1段】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对象:三座大山【38-39】 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40页第2段】 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41页第1段】 性质和前途: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2页第2段】;前途是社会主义。—【43第2段】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49-52】 连横捭阖 毛泽东: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等。 拉着国民党抗日,拉着民主中间人士反对国民党。 真理之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以内 不仅新民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依赖于拥有自己的武装,并通过斗争去争取,在国际政治的斗争中,更加依赖于武装力量的强弱和战争与军事力量的威慑。 我国现在所拥有的国际政治地位是二战后经过数次战争所奠定与取得的,这些战争包括“朝鲜战争VS美国”、“珍宝岛战役VS苏联”、“西藏边境VS印度”、北部湾“援助越南VS美国”、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52年-56年);“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8页最后1行】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69页第2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起因:建国初学习苏联模式,但经过实践发现问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