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41全身麻醉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肉松弛剂 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药:长、中、短效 七、全身麻醉的实施 麻醉诱导:吸入诱导、静脉诱导 麻醉维持: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复合麻醉 麻醉苏醒 术后恢复和急性术后疼痛治疗 全身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的诱导(inductionofanesthesia)是指病人接受全麻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并进入全麻状态后进行气管内插管,这一阶段称为麻醉诱导期 诱导前应准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及吸引器等,开放静脉和胃肠减压管,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值、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 吸入诱导 开放点滴法: 以金属丝网面罩绷以纱布扣于病人口鼻上,将挥发性麻醉药滴于纱布上,病人吸入麻醉药的蒸汽逐渐进入麻醉状态。以往主要用于乙醚麻醉。 面罩吸入诱导法: 将面罩扣于病人口鼻部,开启麻醉药挥发器,逐渐增加吸入浓度,至病人意识消失。 静脉诱导 优点: 快速、舒适、不污染环境 缺点: 对循环干扰较大、需要先开放静脉,对于小儿及不合作的病人有一定的困难、需预先氧合、去氮等处理 静吸复合诱导 集吸入麻醉诱导和静脉麻醉诱导的优点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麻醉药及剂量,从静脉缓慢注入并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循环和呼吸的变化 根据需要可适当吸入麻醉药物复合 为减轻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可在插管前静注芬太尼2~5μg/kg 全身麻醉维持 全麻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以满足手术的要求,如切皮时麻醉需加深,开、关腹膜及腹腔探查时需良好肌松。同时,加强对病人的管理,保证循环和呼吸等生理功能的稳定 方法:吸入麻醉维持、静脉麻醉维持、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肌松药不仅使肌肉松弛,并可增强麻醉作用,以减轻深麻醉时对生理的影响 根据需要静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以加强麻醉效果,抑制应激反应 吸入麻醉药维持 经呼吸道吸入一定浓度的吸入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目前常用的吸入气体麻醉药为氧化亚氮、挥发性麻醉药为氟化类麻醉药,如异氟烷、七氟烷等。 静脉麻醉药维持 经静脉注射药物维持适当麻醉深度 静脉麻醉药除氯胺酮外,多数都属于镇静催眠药,缺乏镇痛作用。加大剂量时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对生理的影响也很大 静脉给药方法有单次、分次和连续注入法三种 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是丙泊酚 复合全身麻醉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全麻药复合应用,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临床麻醉效果 根据给药的途径不同,复合麻醉可大致分为全静脉复合麻醉又称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静脉与吸入麻醉药复合的静吸复合麻醉 多种药物的复合应用,应根据药理特点选择给药时机及剂量是十分重要的 全身麻醉深度判断 乙醚麻醉分期标准系以意识、痛觉消失,反射活动、肌肉松弛、呼吸及血压抑制的程度为标准 MAC、脑电监测等客观指标 吸入麻醉药呼气末浓度达1.3MAC以上时痛觉方可消失,0.3MAC时病人即可清醒 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增速加深、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多为浅麻醉的表现。循环稳定是一项重要指标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1 反流与误吸: 产科和小儿外科病人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可高达70%。胃排空时间延长、使胃内存积大量胃液或空气,容易引起反流 呼吸道梗阻: 以声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 通气量不足: 主要表现为CO2潴留和低氧血症。颅脑手术的损伤、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的残余作用,是引起中枢性呼吸抑制的主要原因。手术后疼痛刺激、腹胀、胸腹带过紧及过度肥胖等因素,可限制胸廓膨胀而导致通气不足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2 低氧血症:吸空气时,SpO290%、PaO260mmHg,或吸纯氧时PaO290mmHg即可诊断低氧血症。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躁动不安,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升高等 低血压:麻醉期间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低于80mmHg者应及时处理。临床表现为少尿或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器官灌注不足体征,如心肌缺血、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等。麻醉过深可导致血压下降、脉压变窄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3 高血压: 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 常见原因有:与并存疾病有关,如原发性高血压、甲亢、嗜铬细胞瘤、颅内压增高等。与手术、麻醉操作有关,如探查、压迫腹主动脉、气管插管等。通气不足引起CO2蓄积。药物所致血压升高,如潘库溴胺、氯胺酮常可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4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常为浅麻醉的表现,也可能为低血容量、贫血及缺氧。手术牵拉内脏或心眼反射时,可因迷走神经反射致心动过缓,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房性早搏多与并存心、肺疾病有关。频发房性早搏有发生心房纤颤的可能,应给予西地兰治疗。 如出现室性早搏为多源性、频发或伴有R-on-T现象,表明有心肌灌注不足,应积极治疗。先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