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执业记录仪(项目名)*****(创新点) : 纲要 一、参赛者简介 二、产品创新思路,解决的临床痛点 三、创新产品简介 四、目标市场及竞争分析 一 、参赛者简介 李东群,男,主任医师,营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 1995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 多年来参与完成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主持完成并获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对神经内科疑难危重症诊治及抢救有较深造诣,擅长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及神经影像学评估。 尤其在脑血管狭窄、急性重症脑梗死的急诊动、静脉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技术上有较深造诣。 二、产品创新思路,解决的临床痛点 在临床工作中更加符合临床移动办公的需要,同时,为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做最客观的记录,是临床第一手依据,有希望取代临床病例书写,让医生从繁重的病例书写中解脱出来,更好的与患者交流和服务,这就迫切需要客观记录诊疗行为的录像设备,而科技的发展录像设备微型化及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的想法得以实现。这将是革命性的推动临床医疗手段。 临床痛点: 1.临床中医生护士需要书写大量的病志,难以与患者充分交流,观察病人的时间减少。 2.临床中有很多病人需要多学科专家会诊现场解决问题,而我国医疗资源匮乏,医疗专家分身乏术,迫切需要移动医疗及远程会诊。 3.目前医患纠纷严重,迫切需要视频录像等证据取证,医院安装的监控设备非常有限,而且有很多死角盲区。只有围绕着事件主体的移动录像设备才更有价值。 4.医疗教学查房会诊往往看不到第一时间的患者临床症状和动态变化,影响了医疗质量。 5.医务人员的诊疗是否规范,诊疗过程往往无法重现,不便于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技术。 三、创新产品简介 《医疗执业记录仪》系统 包括1.医护随身携带隐形无线摄像头 2.科室内的硬盘存贮器和接收设备组成。 3.互联网实时传输(是选择安装) 功能:能全程拍摄记录医护人员如何检查救治病人的过程,避免医患纠纷等问题的产生,规范医疗行为,更加对医疗技术进步产生巨大促进,资料加密最大限度保护患者隐私,开发本产品尤其适合国内恶劣的医患关系。 四、目标市场及竞争分析 医院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仅医务工作者近1000万,而且,也合适于固定场所的移动办公使用,如:政府机关等等窗口服务性行业,规范服务行为。 竞争分析: 主要是360智能摄像机、移动摄录设备, 警用执法记录仪。 三、产品创新思路,解决的临床痛点 产品创新的背景故事 1 现在医务人员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医疗文件需要书写,书面的法律的证据多了,但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减少,迫切需要一种如实记录医疗过程的工具。 2 大家都知道患者的临床症状千变万化,疾病的某一个典型症状可能仅仅出现过一次,但当班医护可能仅仅看到了一部分体征,其他医师如果在场可能观察到的信息更多,更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所以,需要一种把每一位医护人员看到的情况都记录下来一起分析的随身录像仪器。 产品创新解决的临床痛点/实际问题 能够解决诊断会诊,临床取证,病情分析等一系列问题。 二、创新产品简介 主要产品 《医疗执业记录仪》系统 产品的独特性/专利情况 医疗执业记录仪目前国内仅有执法记录仪没有专利的医疗执业记录仪产品。 系统化、规范化数据、通用性。 产品优势: 开发出适合临床医疗使用,甚至于替代病例书写系统。 产品创新阶段:思路\ 专利\ 样品 四、目前创新产品的技术和产业化阻碍 创新产品的技术难题 创新产品的业化阻碍 本部分内容建议可选 五、市场及竞争分析 目标用户群体及特征 市场规模预估(人群大小) 是否有类似产品,有的话主要竞争对手概况(最多列举3个,优劣势比较)本创新产品优势 六、风险及控制 潜在风险 (政策、技术、市场、伦理等) 国家对医患纠纷解决也需要客观的录像资料记录现场实况。配合国家出台的处理界定医闹相关法律 涉及患者隐私开发本产品尤其适合国内恶劣的医患关系 险规避/控制措施 数据资料加密最大限度保护患者隐私。 建议可选 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