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 疗 雷公藤多苷:10-20mg Tid PO. 硫唑嘌呤:50-100mg/d PO. 环磷酰胺:50-100mg/d PO.或200mg, iv.qod 甲氨喋呤:10-15mg/w iv. 环孢素:2-5mg/kg/d 分次PO. 3、免疫抑制剂 使用方式:联合糖皮质激素使用或单独使用副作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 治 疗 皮疹范围小、干燥-皮质激素软膏 合并感染-有效的抗生素软膏 粘膜损害-局部清洁、护理 4、大剂量丙球静注:400mg/kg/d ×3- 5d 5、抗感染:万古霉素 6、局部治疗:皮疹广泛,渗出多-暴露疗法 药浴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抗基底膜带抗体 抗原:胞浆内蛋白、跨膜蛋白 机制:基底膜带透明板内 抗原+抗体 补体 趋化白细胞 释放酶 表皮下裂隙,水疱 临床表现 水疱、大疱,疱壁厚,紧张,不易破; 糜烂面:易愈合; 结痂; 尼氏征(-); 部位:躯干、四肢伸侧,腋窝,腹股沟; 好发年龄:50岁以上老年人。 1、皮疹: 临床表现 2、粘膜损害:口腔粘膜水疱,糜烂。 3、自觉症状:瘙痒。 4、并发症状:感染、衰竭。 组织病理、免疫病理 组织病理:表皮下裂隙、大疱。 免疫病理:基底膜带状荧光,IgG和/或C3 沉积,抗体结合于表皮侧。 诊 断 临床:壁厚,紧张的水疱、大疱。 组织病理:表皮下大疱。 免疫病理:基底膜带状荧光,IgG和/或C3 沉积,抗体结合于表皮侧。 鉴别诊断 1、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底膜带Ⅶ 型胶原抗体,结合于真皮侧。 2、大疱性多形红斑:青壮年人,皮疹多形性,靶形红斑,与药物或感染有关。 3、其它:湿疹、痒疹、糖尿病性大疱 治 疗 1、糖皮质激素:中等剂量,用法与天疱疮同,维持治疗数月到1+年。 2、免疫抑制剂:同天疱疮。 3、氨苯砜(D.D.S):0.1-0.15g/d,分次口服 4、四环素:1.5-2.0g/d,分次口服。 米诺环素 烟酰胺 5、支持疗法。 6、抗感染。 7、外用治疗。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附属第二医院 大疱性皮肤病 大疱性皮肤病 发生于皮肤和粘膜 以水疱、大疱为基本损害 病因:自身免疫、遗传(非自身免疫) 天疱疮 病因与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抗表皮细胞间物质抗体(也称天疱疮抗体)。 抗原:桥粒芯糖蛋白,桥粘素,存在桥粒中。 证据:①各型患者血清中均存在天疱疮抗体;②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平行。 天疱疮:机制 天疱疮抗体+表皮细胞 激活 蛋白水解酶 纤维蛋白溶酶 表皮细胞间粘合物降解 棘细胞松解 表皮内裂隙、大疱 天疱疮:临床表现 常见类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 少见类型 :疱疹样天疱疮 副肿瘤天疱疮 IgA天疱疮 药物性天疱疮:D-青霉胺、卡托普利、利福平等 共同特点:壁薄、松弛性大疱; 难以愈合的糜烂面; 尼氏征(+)。 临床表现 一、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壁薄、松弛、易破、疱液清; 糜烂面:逐渐扩大,难以愈合; 渗液:多; 结痂:部分; 尼氏征(+); 部位:胸、背、头颈→ 全身; 好发年龄:中年。 1、皮疹: 临床表现 一、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糜烂。 部位:口腔、眼、鼻、外阴。 2、粘膜损害 3、自觉症状:疼痛。 4、并发症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 白血症,感染,败血症,恶液质等。 临床表现 二、增殖型天疱疮 1、皮损:在糜烂面上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 2、部位: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周、鼻唇沟及粘膜处。 是寻常型天疱疮的良性型。 与寻常型的区别: 临床表现 三、落叶型天疱疮 大疱:发生于红斑基础上,疱壁更薄,更易破。 糜烂面:更表浅。 渗液:较少。 结痂及鳞屑:黄褐色、油腻、疏松呈落叶状。 尼氏征(+)。 部位:头、面、胸、背→全身。 1、皮疹: 2、粘膜损害:少见。 3、全身症状:衰竭,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 四、红斑型天疱疮 蝶形红斑,水疱不明显。 渗液:少。 结痂、鳞屑。 尼氏征(+)。 部位:头皮、面、胸、背上部。 是落叶型天疱疮的良性型。 1、皮疹: 2、粘膜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