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兰布与沙漠天然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成分分析
乌兰布与沙漠天然植物区系特征及地理成分分析
摘要:乌兰布和沙漠地处荒漠草原过渡地带,植物区系研究具有独特的地理学意义。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物物种调查统计,对区域植物区系科属组成、地理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典型荒漠区和草原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共有天然植物51科161属318种。物种组成20种以上的优势科和10种以下的寡种科为植物区系的主体,区系优势明显;单种属数量较大,说明植物区系整体物种多样性并不丰富,而优势属在种的层次上丰富度较高,有一定的优势,在荒漠植物区系属的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科的世界成分和属的温带分布型占主导,反映了植物区系分布与世界气候带相适应的特征,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明显。沙漠植物区系特征与其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区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植物区系;科属组成;地理成分
中图分类号:Q 94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乌兰布和沙漠地处亚洲中部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植物地理学分界线,植物分布类型具有其区域多样性特点。开展植物区系研究,对于探索本区域植物的演化历史,揭示本区生物多样性的区域特征,以及进一步研究亚洲大陆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具有重要意义\[1-5\]。目前,我国荒漠植物区系的研究报道较少\[5-9\],虽有乌兰布和沙漠植物资源等方面的研究\[10,11\],但均未涉及植物区系的研究报道。2009~2012年,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对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针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典型植物群落生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2-14\]。通过总结3年的调查统计结果,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经验\[15-17\],对乌兰布和沙漠现代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进行分析,为沙漠区域植被恢复、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18,19\]。
1 调查区自然概况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的前沿地带。地理区域介于E 105°30′~106°57′,N 39°30′~40°30′。行政区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总面积129.8 km2。区域气候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季风强劲。年均降水量90~215 mm,年均蒸发量2 155~2 995 mm。年平均气温7.2~9.5 ℃,地面土壤温度极值可达70 ℃以上,最低气温-20.3 ℃;年平均日照时数2 800~3 400 h,≥10 ℃积温在3 400 ℃以上,生长期139 d。年平均风速3.1~3.4 m/s,绝对最大风速18 m/s,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19 d,起沙风日数平均27 d,风沙危害严重。植物地理成分古老而种类贫乏,以蒙古种,戈壁―蒙古种,戈壁种以及古地中海区系的荒漠成分占主导地位,世界种与泛北极区系成分十分贫乏。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和灰漠土,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性特征。全境以风沙土为主,湖盆、洼地则为不同程度的盐化土,为沙生、盐生植物生长的天然场所\[20\]。
2 植物区系组成
2.1 植物种类组成
乌兰布和沙漠为我国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区域物种组成与西部荒漠区和东部草原区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统计乌兰布和沙漠共有天然植物318种,属于51科161,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8科32属58种,双子叶植物42科138属259种。区系物种主要以菊科、藜科、豆科、禾本科植物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7.3%、13.2%、11.6%和10.4%,与我国西部沙漠和东部沙地相比较(表1),物种组成中草原成分的菊科和荒漠成分的藜科物种数比例差异不大,天然植物区系的科、属、种分别为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植物科、属、种的52.0%、46.3%、32.7% 和49.5%、38.9%、37.4%,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植物科、属、种的170.0%、130.9%、150.9%和221.7%、220.5%、291.7%。 由此看出,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物数量介于我国沙漠与沙地之间,植物区系组成特征处于干旱区沙漠向湿润区沙地类型的过渡,这与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区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2.2 科属内种的组成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物科内属种组成统计(表2)。含51种以上的大型科只有1科,只占总科数的2.0%;含21~50种的较大科和含11~20种的中型科分别有3科,均占总科数的5.9%;含2~10种的寡种科有23科,占总科数的45.1%;单型科有21科,为总科数的41.2%。优势科按属种多少顺序排列分别菊科29属55种、藜科16属42种、豆科15属37种、禾本科2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