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县生态增收与农业增收协调发展对策.docVIP

乐都县生态增收与农业增收协调发展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都县生态增收与农业增收协调发展对策

乐都县生态增收与农业增收协调发展对策   摘要 随着林业各项重点工程在乐都县的实施,林农矛盾尤为突出。通过调查林农矛盾,提出促进生态增收和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意见,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增收;协调发展;青海乐都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311-01      生态增收和农民增收有时会成为一对矛盾,当前,随着林业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林农矛盾尤为突出。为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正确解决这对矛盾,达到生态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目的。      1基本情况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36°40′之间,境内海拔大部分在1 850~3 400m之间。土壤为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褐色针叶林土、草甸土等。气候特点是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年均温较低。植被类型有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带、高山草甸带、灌丛草甸带、草原草甸带、山地森林带和半干旱荒漠带。   1.1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4.9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5%,其中有林地1.45万公顷,疏林地0.15万公顷,灌木林地4.43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0.9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7.88万公顷,苗圃地54.3hm2,农田林网156.90万株(折合面积181hm2),四旁植树459.45万株(折合面积462hm2),森林覆盖率22.60%。全县活立木蓄积89.5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74.9万立方米,占83.7%,疏林、散生、四旁、林网占16.3%。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雪鸡、兰马鸡、赤狐、旱濑等。境内还分布有黄刺等药用植物资源和铅锌矿、金矿、铜矿、硅铁矿等矿产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1.2巨额的生态投资   自1999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而乐都县相应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工程涉及全县23个乡镇,截止2007年退耕还林草共完成退耕还林4.02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1.68万公顷,周边荒山人工造林2.44万公顷,封山育林1 666.7hm2,投资3 773.87万元;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4 400hm2,人工造320hm2,飞播造林4 000hm2,投资752.9万元;三北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2 667hm2,人工造林6 633hm2,投资812万元。各项工程累积投资5 338.77万元,实现了任务资金的双到位,有效地增加了森林覆盖率,使全县4.02万公顷的耕地和4.41万公顷的荒山变成了生态林和经济林,乐都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      2存在问题      随着林业工程的全面实施,由于受当地法规及林业政策的制约,林农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林业内部矛盾。野生动物的保护,导致新造林地的苗木遭受兔鼠的啃食,出现保存率低、成活率低等现象,兔鼠害已成为三大工程的主要危害。②林业与农业的矛盾。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三大工程的实施,野生动物的繁殖速度加快,野生动物对各种农作物进行毁坏,群众的粮食产量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退耕还林区相毗邻的农作物毁坏更为严重,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影响。③林业与畜牧业间矛盾。大面积的荒山变为有林地,使牧业用地逐年减少,虽然政府大力提倡舍饲圈羊,但部分脑山地区世代以放牧为生的农民接受新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民的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脑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3对策      3.1科学规划   (1)强化服务意识。林业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转变工作职能,多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对宜林荒山进行承包拍卖,合理规划,提高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增加群众收入。   (2)不断活化机制。对于群众栽植的树木,合理制定采伐计划,不纳入年采伐限额管理,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可适当解决民需用材,还可提高群众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   (3)大力宣传、消灭兔鼠害。乐都县鼠害防治工程已启动,通过大力宣传和对群众资金扶持,结合鼠害防治工程,积极消灭兔鼠害,巩固森林成果,减少农作物受侵害程度。   (4)建立健全防火体系,对重点的林区进行合理规划,修建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做到“打早、打小、打了”,采用奖罚制度,对在防火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群众进行奖励,提高群众护林防火的积极性。   3.2加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   (1)调整退耕区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和制种业。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传统种植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口粮田;在浅脑山区加大优质马铃薯、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加大日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