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茶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鹧鸪茶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鹧鸪茶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摘 要 鹧鸪茶是海南民间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是海南人民长期饮用的一种别样茶,目前已在海南开发成为具有保健功能的畅销旅游产品。本文对当前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对鹧鸪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鹧鸪茶 ;研究进展 ;开发利用   分类号 S326   鹧鸪茶是海南民间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是海南人民长期饮用的一种别样茶。鹧鸪茶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其叶片等植物体干燥后具有浓郁的“零陵香气”,冲泡饮用时别具风味、甘冽爽口,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鹧鸪茶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解油腻、助消化、清热消暑和止渴生津的功效,已在海南开发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畅销旅游产品。本文对当前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对鹧鸪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1 鹧鸪茶的植物源特性   1.1 鹧鸪茶的学名   鹧鸪茶也叫山苦茶、毛茶或者禾姑茶,在学术文献中多称为“山苦茶”,而在海南民间则俗称为“鹧鸪茶”。鹧鸪茶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的植物,陈焕镛[1]在《海南植物志》(第二卷)中记载鹧鸪茶的学名为Mallotus furetianus (Bail) Muell-Arg,但吴德邻在《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2]以及《广东植物志》(第五卷)[3]中均将鹧鸪茶的学名修订为Mallotus oblongifolius (Miq.) Muell-Arg。目前,在与鹧鸪茶相关的研究论文中,上述2种学名均有使用,但采用Mallotus furetianus (Bail) Muell-Arg这一学名的研究论文较多。但为了今后文献引用的正确性与一致性,建议应采用修订后的鹧鸪茶学名Mallotus oblongifolius (Miq.) Muell-Arg。   1.2 鹧鸪茶的植物形态   鹧鸪茶为灌木或小乔木,在野外多见高达1~3 m的植株,主要混杂生长在其他树木荆棘中[4]。鹧鸪茶的小枝被星状短柔毛或变无毛,具颗粒状腺体;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长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或尾状渐尖,下部渐狭;全缘或上部边缘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星状毛或柔毛,侧脉腋有簇生柔毛,散生橙色颗粒状腺体。植株的雄花序总状,顶生,雄花(1~)2~5朵簇生于苞腋,雄花呈花蕾卵形,雄蕊25~45枚,药隔宽;雌花序总状,顶生,苞片钻形;雌花呈花萼佛焰苞状,外面被星状毛和疏生黄色颗粒状腺体;子房球形,密生软刺和微柔毛,密生羽毛状突起。植株的果实为蒴果扁球形,被微柔毛和橙黄色颗粒状腺体,疏生稍弯的软刺;果皮及皮剌幼嫩时为鲜红色,老熟后变黑.三瓣开裂,每瓣内含种子一粒,每果共有3粒种子;种子球形,具斑纹,种壳内主要由2片半球形的胚叶构成,2片胚叶中间之一端有一胚芽。花期在2~4月,果期在6~11月[5]。   关于鹧鸪茶的花性特征尚有争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为花雌雄异株,但林海等[6]认为,雄雌异株稀同株,雄雌在叶方面的主要不同是雌株叶较雄株叶狭而长,雌株叶侧脉较雄株的弯曲而不整齐,边缘雌株波状齿稀,雌株小枝及叶背被柔毛比雄株的少,显得狭长而光滑些。李娟玲[7]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鹧鸪茶具有雌株、雄株和雌雄异花同株的3种性别特征,且雌雄异花同株的植株个体约占整个群体的20%左右。故今后植物分类学的相关专著再版或修订时,应考虑将鹧鸪茶的性别特征予以修订。   1.3 鹧鸪茶的分布区域   鹧鸪茶在海南的山区、丘陵和沿海山丘等地均有分布,多见于沿海山丘,以文昌铜鼓岭和万宁东山岭出产的最为有名。近年来,东山岭一带沿海山丘的野生鹧鸪茶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数量急剧减少;而乐东、白沙、琼中和保亭等中部山区的野生植株分布密度虽不如沿海山丘,但很多植株保存比较完整[5]。生长在沿海山丘的野生植株一般只有1 m高,生长较缓慢,叶片偏小而厚硬,香气浓郁,品质优良;在中部山区的植株比较高大,可达数米高,叶片大而薄,质软而毛密,香气和口味均不及沿海山丘的植株。鹧鸪茶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南部少数几个县市,如台山、阳江、阳春、茂名、高洲和信宜等。经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查询,尚有在广西龙津和云南勐腊采集的鹧鸪茶标本,这说明鹧鸪茶可能在中国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热带地区有着零星分布。除中国外,鹧鸪茶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亦有分布,如中印半岛和苏门答腊岛。Jumaat等[8]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的石灰岩森林调查发现,鹧鸪茶在海拔30 m的区域占主导树种。   1.4 鹧鸪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鹧鸪茶叶片中富含多酚、蒽醌和甾体等化合物,在提取基因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