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思政教育对孔子教育思想借鉴与实践
高职思政教育对孔子教育思想借鉴与实践
【摘要】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蕴含了丰富的育人理论和实践方法,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理想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建立一支高水素质的思政教育队伍等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质量的有效实践途径。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育孔子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创建。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主要在《论语》中集中体现,其中蕴涵的育人理论和实践方法即便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对于做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大启示与借鉴作用。
一、孔子教育思想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启示
1.“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相辅相成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第一种解释是学生无论贵贱,不论品行高低,不论地区国别,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凸显了孔子强调教育公平的思想。然而,谢质彬先生在1989年第11期《文史知识》则提出: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其强调“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笔者认为这两个观点皆有可取之处。在倡导“以生为本”高职教育中,我们要坚持教育公平,不歧视,不放弃,最大限度地给予每个学生成材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从遗传学角度出发,我们要客观地承认每个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教育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差异,但是可以通过“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结合,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志趣、天资等诸方面的不同和个人实际需求,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断超越自己,在各自的人生中成为赢家,从而实现有教无类。
2.“学思结合”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孔子不仅教育理念值得称颂,其学思并重的教育方法也很值得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思结合,他善于运用问答、讨论、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他强调学习是思辨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动因。“学而知之”“知不足而后勇”就是这个道理。在强调终身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们就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育方式,帮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引导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自我的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君子不器”与“创新教育”的萌芽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一则指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囿于一技之长;另一则也指君子不应拘泥于形式教条,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人不应当像器具一般,只满足于获得有限的才能和用途,而首先应着眼于心性的成长,从不断地自我突破中拓展自己心性的成长空间。同时,孔子也强调“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学生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要有创新。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的创新教育又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学生培养方面,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自信心。
4.“为人师表”与“诲人不倦”的启发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万世之师”不仅因为他卓越的教育成就,更重要是他“敏而好学”的求知欲望,“每日三省吾身”的?栏褚?求,“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令不从。”(《论语?子路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高职思政教育的开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只要教育工作者能以孔子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加之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使思政教育更好地得以实施。
二、高职思政教育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由于大学扩招,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下降。高职学生较之本科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意志力不坚定,自我控制力差,参与校园活动热情不高,求优愿望不强等问题。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基石。因此,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要做好高职思政教育,必须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施更为人性化的思政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2.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遵守社会规则(全国通用)(第01期)(原卷版).docx VIP
-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云平台使用说明书.pdf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docx
- 2024南昌市进贤县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全文).doc VIP
-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报告PPT.pptx VIP
- 中考数学压轴题集训手册.pdf VIP
-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发展报告应届专科毕业生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板范文1500字.pdf VIP
- CECS405-2015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