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五――用文化与品牌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docVIP

启示五――用文化与品牌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启示五――用文化与品牌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启示五――用文化与品牌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钱金波,浙江温州人。   红蜻蜓集团的董事长。   被誉为“中国鞋文化第一人”。      记得鲁迅先生有这样一篇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   雷锋塔,坐落在西湖边上,一座看似平凡的古塔,竟然会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古迹,为什么?当然不是因为鲁迅先生这篇杂文,而是因为杂文中所提到的那个传说――白蛇传。   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传说,一座古塔,一汪西湖,   这就是可以带动杭州旅游经济的一个品牌,一个文化积淀。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多少会刻意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和融入一些文化,只是如果要说在中国哪个创业者最注重品牌,最讲究文化积淀。笔者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   钱金波自己大概已经记不得究竟在他的鞋文化博物馆里砸了多少钱,而且目前每天都有一笔不小的预算拨到博物馆。“想通过博物馆里赚钱,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钱金波说,“当技术的竞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接下来肯定是文化的竞争。而我只是先行一步。”   1996年的时候,钱金波拿着自己生产的皮鞋找意大利著名的皮鞋设计师Marlogce进行鉴定,Marlogce说:“我对你的皮鞋的质量、款式很满意,但我只能给你打90分,那10分是文化附加值,你没有。” 为了这10分的差距,钱金波十年间先后用于鞋履文化的投资达到了3000多万元,以至于曾有人问他到底是在卖鞋还是卖文化。   投入当然是有成效的,当Marlogce再次见到钱金波的时候,他说:“你了不起,我为你的皮鞋打满分。”   要开博物馆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订1000万元合同还不如找到一双三寸金莲高兴!”钱金波说。他和其他几个副总,只要出差就会四处去扫荡,有一次他到澳门出差,赌场对他毫无吸引力,他就在街上逛来逛去找古董鞋,终于找到了一双清代的长统钉靴,“原来以为可能要好几万元,结果对方报价5000元,于是很开心地马上就买了下来。”钱金波说。   如今鞋文化博物馆里摆放的1020件实物,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展出品中有中国最古老的鞋――舄,还有布鞋、草鞋、兽鞋、工艺鞋等。除此以外,墙壁上展示的鞋与民俗、鞋与文学等图示与实物相映成趣,诸如“张良跪履”、“谢公屐”这些掌故,让人颇受启发。这些收集来的古董鞋对他来说都是无价的,而今已经成了公司的一笔巨大财富。   尽管博物馆本身的投入巨大,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不能计算成本的地步,但从开始收集那会儿,精明的钱金波就已经开始把文化转化为企业生产力。1999年,第一次全图片展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后,钱金波就扩大了实物的收集,并先后出版了《中国鞋履文化词典》、《东方之履丛书》等书籍,还发行了中国鞋文化个性邮票。2005年符合国家博物馆要求之后,他索性办起了博物馆,做足了品牌宣传文章。   “国外优秀的设计师都是在博物馆里度过的,我要给红蜻蜓的设计师同样创造这个条件。”他把100多人的设计队伍从设计室搬到了博物馆,想从中获取些灵感。   当问到钱金波对博物馆赚亏问题时,他回答得更直接:“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了工业旅游示范点,每年光游客就有好几十万人,另外,博物馆里的收藏品也并非闭门不出,经常拿到各个城市的文化广场做鞋履综合演出,模特穿上古董鞋走走秀,红蜻蜓的文化就一点一滴渗透到民众之中。博物馆还能带来更好更直接且更有效的广告效应,如果每年做广告,投入不知要多少。”      一个企业产业做得再大,没有文化氛围,一转眼就被人遗忘了,所以做文化跟做企业都是不可少的。   有句话钱金波不止说了一次:“我是一个商人,但我愿意做一个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拉近文化与商品之间距离的商人。”   1999年10月,钟爱文化的钱金波找到了鞋文化这条芬芳之路,广泛空灵的文化凭借鞋履文化这个温软的载体缓缓下落。当月,红蜻蜓成立全国第一家鞋文化研究中心,他亲任中心主任,同时聘请著名民俗学家叶大兵任常务副主任,共同对博大精深的中华鞋文化进行扒剔梳理。当年红蜻蜓还利用对鞋文化的研究成果,先后在杭州、上海、成都、温州和香港等地举行了6次红蜻蜓中华鞋文化展览,从而引起轰动。   2005年5月,投资三千万元的中国第一家中华鞋文化展馆建成,与很多企业的博物馆不同,这个博物馆里看不到一双红蜻蜓的产品。展馆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代表性鞋履,深幽怀远,异彩纷呈。壁上的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图片生动逼真,与实物相映成趣,展现了鞋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是中国鞋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红蜻蜓的每一个专卖店里,也充满了文化韵味。如果你走进红蜻蜓的任何一个专卖店里,首先印入你眼中的是花鸟鱼虫、假山流水、古玩字画,在你赏玩景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