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脉硬化闭塞症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中医外科学专业论文
引 言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常见的肢体动脉闭塞性 疾病,是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产生的慢性动脉缺血性疾病, 常侵犯下肢大、中动脉,如髂动脉、股动脉等,使肢体产生缺血症状,严重者导致溃 疡或坏疽,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 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等,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日趋增高,引起 广泛关注。2001 年著名周围血管病专家王桔嘉推测,我国 ASO 患者已达到 2000 万例, 且以每年 60 万例的速度增加[1]。根据有关调查报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在 60 岁以上 人群中发病率高达 79.94%。目前,我国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但有逐年上 升的趋势。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局部表现。AS 病 因复杂,被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曾被认为是一个 缓慢的脂质和纤维素在血管内积聚的过程,直至最近 20 年,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局部 和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实验技 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炎症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但是炎症在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硬化血管炎症的 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蛋白、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参与,其中 CRP、TNF-α、IL-6、 IL-10 等对 AS 的发生发展起的作用较大。本课题拟通过研究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 浆 Hs-CRP、TNF-α、IL-6、IL-10 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细胞因子在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的作用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收集 2004 年 1 月至 2009年1 月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门
诊及病房就诊,确诊为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 60 例。对照组血样均来自于山东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查体者,共 30 例。
(二)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参照 1999 年 10 月全国第五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 议(青岛)讨论修订的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
(1)男女之比为 8.5:1.5,发病年龄大多在 40 岁以上 (2)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的表现:麻木、怕冷(或灼热)、间歇性跛行、瘀血、营
养障碍改变,甚至发生溃疡和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有 20%~25%发生急 性动脉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
(3)患肢近心端多有收缩期血管杂音。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股-腘动脉以上病变为多见
(常累及肢体大、中动脉)。 (5)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脑血管动脉硬化等疾病。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缺血性疾
病。
(7)动脉造影:A.下肢动脉病变,腘-股动脉以上病变达 60%以上;B.动脉多为阶 段性闭塞,闭塞段之间的动脉和近心端动脉多呈迂曲、狭窄,因粥样斑块沉积,动脉 呈虫蚀样缺损;C.由于广泛肢体动脉硬化,侧支血管很少,而肠系膜下动脉、骶中动 脉、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等主要分支动脉,就成为侧支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 塞。
(8)X 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和下肢动脉有钙化阴影。 2.临床分期标准:参照 2002 年 12 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
会拟订草案:
一期(局部缺血期):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伴发凉、麻木、
胀痛、抗寒能力减退。
二期(营养障碍期):肢体缺血表现加重,皮肤粗糙、汗毛脱落、趾(指)甲肥厚、 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等。
三期(坏死期):除具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外,发生肢体 溃疡或坏疽,根据坏死范围又分为三级:
1 级:坏死(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
2 级:坏死(坏疽)扩延至足背或足底,超过趾跖关节或指掌关节;
3 级:坏死(坏疽)扩延至踝关节及小腿,或手部及腕关节者。
3.中医分型辩证标准(参照尚德俊教授著作《新编中医外科学》拟定): (1)血瘀型:肢体发凉怕冷、疼痛,肢体有瘀斑或呈现紫红色、青紫色,舌有瘀
斑或舌质绛,脉弦涩。 (2)湿热下注型:轻度肢体坏疽感染,脓少,红肿,疼痛,或伴有低热,舌苔白
腻或黄腻,脉滑数。
(三)病例选择标准 1.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标准。 (2)年龄 40~80 岁。 (3)符合中医辨证(血瘀型、湿热下注型)的患者。
(4)患者同意参加观察,并能在观察中密切配合(患者应知情)。 2.病例排除标准:
(1)近 3 个月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视网膜等并发症或合并其它严重原发性 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西辽河河岸带草本植被特征-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人口素质差异成因及对策研究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区域差异视角下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基于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合作视角下甘肃省产业园区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沟油田长2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地区城市居民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比较-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地区城市居民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的比较-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研究-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小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的比较研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docx
- 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CXCR7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影响-内科学(心血管)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microRNA表达谱的研究-内科学(心血管)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人群baPWV与IMT的相关性分析及中医证型的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中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的组织学研究-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P-选择素的表达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内科学(血液病)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RANTES的相关性研究-内科学(心血管)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纤维蛋白原与P-选择素的关系及作用研究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炎症靶点探索与抗炎干预研究-心血管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炎症机制及三七皂苷的调控作用-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