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河流域高癌区地下水NO3――N与NO2――N来源分析及防治对策
淮河流域高癌区地下水NO3――N与NO2――N来源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研究区域沈丘县石槽乡位于黄淮平原传统精细农作区,毗邻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该区域是近年来媒体广泛关注的癌症高发区之一。初步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较高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污染较重的河水侧渗和灌溉,导致该区域地表和地下水体存在比较突出的氮污染问题,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水平居高不下,并可能已经引发居民健康风险。通过对癌病高发区地下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来源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过程与水环境氮污染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并为改进现代农业活动中的施肥、灌溉等耕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环境与健康;防治对策
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已经成为作物增产最重要的手段。有关调查显示,发达国家化肥对作物产量的产量的贡献率达30%~50%,我??约为30%[1]。建国前,我国基本上不施用化肥,20世纪60年代施用量为2.29~3.78 ×106 t,70年代开始急剧上升,1979年为1.09 ×107 t,20世纪80年代以后,化肥的施用量更是持续大幅增加[2]。在大量施用含硝态氮的氮肥时,在土壤中的硝酸根遇水容易流失,淋失率在10~25%,而质地较粗土壤淋失可达50%或更高[3]。大量实验证明,氮肥淋失随施肥量、灌溉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资料表明,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排入水体的氮的51%,施氮肥地区氮流失比不施氮地区高3~10倍。北京、杭州、沈阳、太原等不少城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已经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4]。
目前,几乎所有施用无机肥料的国家都存在地下水受污染的威胁[5]。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里已相当地严重,并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与健康危害[6]。有关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地下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增长趋势。如兰州地区农田地下水的硝酸盐氮1974年约20 mg?L-1,到1987年就增加到147.7 mg?L-1 [7]。由于地下水本身循环更新慢,一旦受到污染则难以处理,硝酸盐是其中的一种[8]。
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次于农药。首先,硝酸盐不仅容易诱发糖尿病,对肾脏造成的损害也十分严重[9]。人们摄取了高浓度的硝酸盐,肾脏的负担加重,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其次,进入人体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和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低铁氧化成高铁,形成无法转运氧气的高铁血红蛋白,同时亚硝酸盐还可以与血红蛋白产生不可逆反应,形成硝基血红蛋白,这种物质同样不具备携氧的能力,结果造成人体缺氧而患高铁血红蛋白症。此外,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等形成亚硝胺,它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诱导产生肠道、胃、脑、神经系统、骨骼、皮肤、甲状腺等肿瘤疾病。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饮用硝态氮含量过高的水,可直接引起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10],而且人们还发现消化系统的癌症与环境中的硝酸盐水平特别是饮水和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英格兰沃尔克索谱城的自来水中硝酸盐为90 mg?L-1,该城市的胃癌发病率比对照城市要高25%[11];美国也发现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12]。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美国的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饮用水的硝酸盐含量与胃癌、食道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成正比[13]。日本、智利、哥伦比亚, 均报道过亚硝酸盐、硝酸盐与胃癌发病率的相关性[1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报道了江苏省启东地区癌症发病率与居民饮水中硝态氮含量过高有很大关系[15]。以后学者陆续对河北赞皇县、山西省阳城、广州市、河南林州市等地区饮水中的硝态氮与胃癌或食管癌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二者都存在正相关关系[16]。
研究区域沈丘县石槽乡位于黄淮平原传统精细农作区,毗邻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该区域是近年来媒体广泛关注的癌症高发区之一。初步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较高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污染较重的河水侧渗和灌溉,导致该区域地表和地下水体存在比较突出的氮污染问题,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水平居高不下,并可能已经引发居民健康风险。
多项环境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通过饮水暴露,或通过灌溉和作物吸收,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和健康风险。因此,通过对水体氮污染突出的集约农业区,特别是癌病高发区水体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来源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过程与水环境氮污染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并为改进现代农业活动中的施肥、灌溉等耕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1、水体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来源分析
由于氮在地球表层的迁移和循环不仅规模大,而且范围也很广,所以进入水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