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防菌株GD―2与HZ―31生长特性分析
生防菌株GD―2与HZ―31生长特性分析
摘要:真菌GD-2和HZ-31是2株分离于杂草中的具有生防潜力的生防菌株,为进一步研究2株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生防菌株生长特性研究。通过室内PAS培养基培养,装液量为100 mL/250 mL,培养温度(25±1) ℃,培养10 d,观察测定培养过程中发酵液颜色、菌丝干重变化、OD650 nm和pH,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生防菌株生长阶段。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生防菌株发酵液的颜色、菌丝干重、OD650 nm 和pH 都会随着培养时间而变化。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来源于不同寄主的生防菌菌株之间在颜色、菌丝干重变化、OD650 nm和pH 变化表现出差异。2株生防菌菌株的生长分为3 个阶段,1~2 d 为适应阶段,3~5 d 为对数生长阶段,6~10 d为稳定阶段。生防菌株在培养过程的发酵液色素变化和OD650 nm的变化可作为生防菌株培养的表征性特征。
关键词:生防菌株;生长特性;分析;GD-2;HZ-31
中图分类号:S4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408-03
真菌在生长、产孢、萌发时对营养和环境条件都有其基本的和特殊的需求,了解真菌生长、产孢和萌发的具体特性和要求,对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真菌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又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反映了生防菌对生长环境的选择,表现在其对不同环境利用的生长特性上。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真菌发酵液的颜色、菌丝干重、发酵液吸光度和pH等的变化,都能反映真菌的生长特性。针对筛选出的具有良好生防潜力的2株真菌,研究生长特性,了解适宜培养条件,对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菌株GD-2和HZ-31是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筛选出的对野燕麦具有防除效果的生防菌株[1,2],本研究对该生防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培养特性的差异,寻找培养过程的异质性指标,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发酵生产、制剂研制及田间应用等奠定基础。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菌株:供试菌株及来源见表1。
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 液体培养基为PSA培养基 (马铃薯200 g,蔗糖20 g,水1 000 mL)。
1.2 试验方法
生防菌株培养:将生防菌在 PDA 平板上培养7 d,打取 3 个 6 mm 的菌片,置于盛有 100 mL PSA 液体培养基的250 mL 三角瓶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1) ℃,摇床转速为 110 r/min,每天取 3 瓶,过滤菌丝,收集发酵液。
观察测定:①观察生防菌株生长过程发酵液颜色的变化。②测定生防菌株生长过程菌丝干重的变化。收集发酵液在5 000 r/min离心15 min, 倒掉上清液后菌体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复3次后放到5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③测定生防菌株生长过程OD650 nm的变化。将发酵液5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用UV751GD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测定OD650 nm。④测定生防菌株生长过程中pH的变化,分析生防菌株的生长特性。
分析生防菌株的生长阶段,以生防菌株培养时间为分类,以菌株GD-2和HZ-31的菌丝干重、OD650 nm、pH为指标,构建矩阵。以欧氏距离为相关尺度,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
1.3 统计分析
采用Eecel软件作图,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防菌株生长过程发酵液颜色的变化
2株生防菌株在培养过程颜色变化不同。发酵液颜色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在发酵初期(1~3 d),生防菌菌株GD-2和HZ-31的发酵液颜色与培养基配制时的颜色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发酵中期(4~6 d),2株菌株发酵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菌株GD-2 发酵液在4 d 时变为奶黄色,在6 d 时颜色加深,转变为黄褐色;而菌株HZ-31 发酵液在4 d 时则变为淡黄色,在6 d 时颜色加深转变为深黄色。在发酵后期(7 d以后),2株生防菌发酵液保持发酵6 d 时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2.2 生防菌株生长过程中菌丝干重的变化
菌株GD-2和菌株HZ-31培养过程中菌丝干重的变化趋势相差较大,2株菌株的菌丝干重增加量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图1)。菌株GD-2菌丝干重增加量最大的时间为5~8 d,8 d 时的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499.8 mg/100 mL),随后的变化趋于平缓。而菌株HZ-31增加量最大的时间为1~4 d;4 d 时的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为834.4 m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完整.docx VIP
- 推荐系统之图神经网络推荐算法:Graph Collaborative Filtering:LightGCN算法深度解析.docx VIP
- 城区生态廊道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兴业证券-宏观策略-研究框架培训:资金面研究框架.pdf VIP
- 《现代食品原料学》第10章 水与食品原料的检验和标准.pptx VIP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度量测试题.docx VIP
- 1.2技术的性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人教版.pptx VIP
- 改善铝蚀刻工艺腐蚀缺陷的方法及装置.pdf VIP
- HG_T 5959-2021 生化法处理废(污)水用碳源 乙酸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