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格真伪及创作时间与地点.docVIP

浅谈诗格真伪及创作时间与地点.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诗格真伪及创作时间与地点

浅谈诗格真伪及创作时间与地点    内容摘要:有关王昌龄的诗论《诗格》的若干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本文分两大部分分别考证《诗格》的真伪、创作时间和地点。    关键词:王昌龄 《诗格》 真伪 创作时间    一.王昌龄诗论集《诗格》真伪考    最早记录王昌龄有诗学论著的是《新唐书?艺文志》。在其记录王昌龄有《诗格》二卷,《崇文总目》记载与此相同。时至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诗格》一卷,《诗中密旨》一卷,且陈振孙将《诗格》两卷统编为一卷,另编《诗中密旨》一卷。《宋史?艺文志》《艺文志》八)在其集部文史类中记载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相同。北宋末年蔡传编撰明代陈应行重新编排《吟窗杂录》,卷四至卷五部分收录题名王昌龄的《诗格》,卷六收录题名王昌龄的《诗中密旨》。“伪托”一说始现于清朝,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完全否认《诗格》出自王昌龄之手,至此,“伪托”一说开始被后人接受并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后来研究者多避开这个敏感问题。但如不能力证《诗格》由王昌龄编著,单以他的诗歌解读王昌龄的诗学理念则如无源之水,迟早干涸。下面我们可从一些细微处分辨《诗格》一书是否系后人假名伪托。    1.中日文化交流据载是通过佛教这一纽带建立而来的。日本佛教大师空海的佛教法号为遍照金刚,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35年。他于桓武天皇延历七年(788),即十五岁时入唐留学。由此可知,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与遍照金刚在唐留学年代是十分临近的。那遍照金刚的论说是足以使后人信服的,他在《遍照发挥性灵集》四《书刘希夷集献纳表》记载:“此王昌龄《诗格》一卷,此是在唐之日,于作者边偶得此书。古代《诗格》等,虽有数家,近代才子切爱此格。”空海在这里说《诗格》系他在入唐求法时偶然所得,但在这里他并未提及《诗中密旨》,并且在《日本见在书目》一书中也只著录《诗格》,所以弘法大师所征引的王氏论文必定是出自《诗格》。    2.遍照金刚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做出最卓越的贡献便是著有《文镜秘府论》这一伟著。在《文镜秘府论》天卷序言中写道:“沈侯、刘善之后,王、皎、崔、元之前,盛谈四声,争吐病犯,黄卷溢箧,缃帜满车。”文中提到的沈侯为沈约,刘善为刘善经,王、皎、崔、元分别指王昌龄、皎然、崔融、元兢。后遍照金刚在《半江暇笔》中又说:“唐人论诗,久无专门,其数见于载籍,亦仅仅如晨星;独我大同中,释空海游学于唐,获崔融《新唐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髓脑》、皎然《诗议》等书而归,后著作《文镜秘府论》六卷,唐人卮言,尽在其中,但惜不每章题曰谁氏之言,便后世茫乎无由采择矣。”遍照金刚后来后悔当初没有将《文镜秘府论》中每一章的题目具体注明为哪一家之言,以致于后世无法辨清有所取择,但我们可确信王、皎、崔、元确有《诗格》、《诗式》之类的诗学论著,并且遍照金刚在唐留学时曾亲眼见过并在归国之后收录于《文镜秘府论》一书中。    3.在《文镜秘府论》地卷所收的《十七势》,日本东方文化学院影印宫内省图书?所收藏《古钞本》、高野山《三宝院本》、京都尾?高野寺《无点本》,在开篇即曰:“王氏论文云”,另在《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中,《古钞本》旁注曰:“王氏论文云。”由此可知,《十七势》及《论文意》的作者乃是王姓。在《宋史?艺文志》八中记载王维有《诗格》一卷,但新旧《唐书》中却均未载录,说法存疑,很可能就是伪托。再则在《十七势》与《论文意》中屡屡引及王昌龄的诗歌来印证其诗学论点,统共总计三十三处之多,且引及王昌龄的诗句,均言“昌龄诗云”,提名而为言姓,后便紧接着王昌龄所作的诗句,而引及王维的诗歌仅有一处,存在于《十七势》中第九感兴势:“王维《哭殷四》诗云:“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愁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文中引证王维诗歌时则姓名全举,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间接推测出《诗格》的作者乃是王昌龄。    4.《诗格》一书本身便是诗学论著,讨论的是作诗的规则和评诗的标准,那以自己亲自创作的诗篇来加以佐证才显得更具说服力。《十七势》与《论文意》中所引证的诗人诗作,王昌龄遥遥领先于其他诗人,位列第一位。在《十七势》中每一势中基本都会提及王昌龄诗作支持论点,显而易见,他的创作与理论相映互衬,相得宜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为《诗格》作者的不二人选。    5.较之日僧遍照金刚,中唐著名诗僧皎然所生活的年代距王昌龄更为接近。在皎然的诗格著作《诗式》中的《作用事第二格》中提到:“王昌龄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谓一句见意为上。”此句乃是引用王昌龄的原话来证明皎然的诗论,在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开篇便记载了王昌龄确有对这首诗的论述:“或曰…自古文章,起于无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练,发言以当,应物便是。古诗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