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颉刚受审记
1937年5月19日,上海《立报》刊出一则“特讯”,内容竟然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将在法庭受审。作为“古史辨”学派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教授,顾颉刚怎么会触犯法律、接受审讯呢?
原来,此前一天,即5月18日,上海开明书店遭到租界巡捕房大肆查抄,原因大概是顾颉刚主编的《民众周报》犯了什么“政治忌讳”。《立报》的“特讯”写道:“据说:查抄原因,是奉法院命令,因为该报屡次刊载‘妨碍邦交’的文字。”这则“特讯”还介绍了《民众周报》的基本情况:“内容多通俗文字,普通中等学校学生阅者最多,现已出版至三卷第九期,以前在北平印刷,后因推广销路起见,自二卷四期起,改由开明书店承印。该报在北平销数较多,达六七千份,沪阅者较少。”
这次查抄,抄走的报纸数量是惊人的,多达一万余份。而且查抄过开明书店后,“又沿四马路一带各书店杂志公司继续查抄,将各处寄售的《民众周报》全部抄去”,显然是要“一网打尽”,绝不留《民众周报》的言论“余响”了。
19日,《民众周报》查抄案开庭审理。根据《立报》的跟踪报道,法庭并未当场对顾颉刚有罪或无罪作出判决,而是“俟调查后,再定期开审,所有出版品,暂存赃物库”。巡捕房的代理律师在庭上称,《民众周报》“触犯刑法第一五三条第一款及出版法第七条之罪”。这里的“出版法第七条”,对报刊在国民政府、国民党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作出了规定;“刑法第一五三条第一款”则针对的是所谓“以文字图画演说或他法,公然煽惑他人犯罪者”。也就是说,顾颉刚因为编印了一份小报,竟然成了“教唆犯”。那么,这份小报是怎么“公然煽惑他人犯罪”的呢?
21日,《立报》连续第三天报道该案件。《立报》首先援引开明书店的声辩,表示《民众周报》已经提出了登记申请,“虽然登记证还没有领到,但并不是根本违反出版法”。接下来,报道说:
昨天记者特地搜集了几本《民众周报》来,想从这上面找出一点有被查抄“资格”的东西,但结果仍觉得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杂志,这杂志里除去编者徐炳昶,顾颉刚的文章,与冯棣的漫画,每期看到以外,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也时常有文章发表……大概冯先生的诗文,总不至于犯禁吧!
该刊现在的主编者顾颉刚,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现在是北大的教授,平时专攻史料,以研究古史辨为名,曾发表过“秦前无人类,大禹为蚯蚓”等异论,据一般人知道,他也不是什么“激烈份子”,所以《民众周报》被抄的原因,还是一个疑案。
《立报》认为,《民众周报》的内容实在太普通,根本没有被查抄的“资格”。而且当局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的多首诗作都刊登在该报上,有什么理由去查抄?冯诗的内容是坚决抗日的,例如一首题为《水声》的诗写道:“乡村四野静无声,隔窗惟闻水汩汩。夜半坐起眠不得,默念同胞正被屠。四省土地劫夺去,三百万枪敌收储。救国若不趁今日,眼看就要灭民族。”当时,媒体与民众都不认为宣传抗日有什么不妥,更谈不上承担罪责。如果顾颉刚等确因宣传抗日而被审讯,那么冯副委员长是否也将被审讯?
当然,为了媒体自身的安全,上述疑问没有直接提出?恚?但对报道内容稍加分析便可发觉,这层意思是显而易见的。最后,《立报》还撂下一句话:“这事情发生以后,北平方面没有什么消息传来,是否一样被‘抄’,现在还不知道。”意思很明确――既然南面被租界查抄了,看看北面当局有什么反应。
北面当局似乎并未查抄《民众周报》,但十余天后,北平方面的消息的确是传来了。6月2日,《世界日报》在“教育界”版面刊出一则“特讯”,题为《民众周报暂时无法出版》。不同于上海方面的揣测与怀疑,这篇特别报道的言辞较为肯定,基本坐实了《民众周报》“犯忌”的原因。报道中,“受审”的顾颉刚亲自发声:“据通俗读物编刊社负责人,兼该刊编辑人顾颉刚昨谈,《民众周报》,目的仅在灌输国民常识,对于邦交,尚无妨碍之处,此次被上海公共租界捕房查抄,律师虽陈述理由,但恐仍是因邦交关系……”也就是说,《民众周报》之所以被查抄,乃是因其妨碍了所谓的“邦交关系”。
《世界日报》的报道还对审判结果作出了预测:“闻将受罚金之处分”。果然,两天之后,即6月4日,判决结果出来了――判处“发行人”、开明书店经理章锡琛30元罚金,并命令《民众周报》暂停发行。
开明书店方面表示不服,即刻提起上诉。但上诉状只是表示《民众周报》并未触犯出版法,自己是合法经营,不应受到罚金处罚,而且还要继续发行《民众周报》,只字未提顾颉刚及《民众周报》内容是否妨碍“邦交关系”,也就是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的话题。
《立报》《世界日报》有关判决和上诉的消息,内容大致相同,可见上海、北京两地都还在关注《民众周报》何去何从,还在关注开明书店这样的大牌书店能否再次发售该报。至于上诉之后的结果如何,两地报纸都没有再报道。至此,该事件就算尘埃落定了。虽然对当事人并无十分严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