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PDFVIP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植物资源可持 续利用与保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 满 良 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2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 文化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 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性 鄂尔多斯高原 • 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多样的,或多层次的中高纬 度地带的典型生态过渡区。 鄂尔多斯高原 •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破坏和生态环境的脆 弱性和敏感性,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极易丧 失的地区。 • “Ordos Man(鄂尔多斯人 /河套人)”(距今6-3.5万 年前(旧石器时期晚期)) 文化遗址 • 秦直道-古代高速公路 研究方法与目的 • 民族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和 植物分类学 • 探讨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 保育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结果与结论 • 1)沙地植被的保育与传统利用文化 • A)沙地植被的轮牧文化 • B)沙地先锋聚群的利用文化 结果与结论 • 1)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植被,蒙古族称之为 Balar,意为“茂密的沙地灌丛”。 结果与结论 • 毛乌素沙地主要灌木或半灌木群系 • For.Caragana liouana • For.Artemisia ordosica • For.Ephedra sinica • For.Hedysarum fruticosum • For.Juniperus sabina • For.Salix psammophila 结果与结论 结果与结论 • 2)利用和保育沙地先锋群聚文化 • 茶、面食或蔬菜 • 主张利用植物地上部分 • 既有生物学意义的传统文化,又有生态学 意义的文化 结果与结论 沙地先锋植物蒙 沙地先锋植物 利用部位 利用方式 古名 Agriophyllum Chulger 成熟果实 磨面食用 pungens Pugionium Elson Loobang 鲜嫩的叶子 腌制食用 cornutum Psammochloa Soli 颖果 磨面食用 villosa Artemisia Qagan Xibag 成熟果实 混入面中和面 sphaerocephala 结果与结论 • 沙地植被是蒙古族传统冬春季利用的草场 • 夏季(封育)保育,冬季利用是适应自然环境条件的 有利于Balar植被迅速恢复的传统轮牧方式,是现 代草原生态系统科学管理中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传 统生态文化。 结果与结论 • 3)蒙古族具有悠久的种树保育沙地植被的文化 • Artemisia ordosica ,Caragana liouana, Salix psammophila,S.babilonica和Ulmus pumila是蒙古族在鄂尔多斯高原防风固沙中 常用的物种 结果与结论 • 掌握了不同物种 适合于不同自然 环境条件的生态 学规律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