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扶贫开发现状探究和思考.docVIP

县域扶贫开发现状探究和思考.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域扶贫开发现状探究和思考

县域扶贫开发现状探究和思考   【摘要】兰考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扶贫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贫困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很多群众开始脱离贫困。作者以兰考县扶贫开发工作研究为例,例举了兰考县扶贫开发工作中一些有效的做法,并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为全国县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县域;扶贫开发工作;思考;兰考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域治理当中特别强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习总书记心里时刻牵挂的重大问题。兰考位于开封、菏泽、商丘的三角地带的中心位置,是通往鲁西南的重要门户。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一百多公里,距国际港口连云港四百多公里。陇海铁路横贯全境,310、220和106国道在境内交汇,连霍高速、日南高速穿境而过,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兰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兰考在交通、经济和军事上都占有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兰考总体上还不富裕,扶贫开发工作仍然是县委政府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兰考县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兰考县总人口84.14万人,2014年初,全县有贫困村115个,贫困户2.33万户,7.94万人。2014年底实现脱贫38个村,6900户,2.5万人。2015年上半年,实现脱贫6000户,2.1万人。2014年脱贫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已脱贫的4.6万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497元。目前尚剩余贫困村77个,贫困户1.04万户,贫困人口3.34万人。剩余的贫困人口中有8000户,26000人为普通贫困人口,另有2400户,7400人为特困群体。普通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为脱贫思想动力不强,缺乏脱贫项目,缺少脱贫资金。另有近7400人为特困群体,多为无儿无女老人、孤儿和重度残疾、智障、精神病、重大疾病患者等无力脱贫人口。   二、兰考县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一)产业扶贫。重点推进禾丰肉鸭、晓鸣禽业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扶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禾丰牧业肉鸭产业化养殖项目,由禾丰牧业提供鸭苗、饲料、防疫技术,每棚每茬养鸭5000只,每只收益不低于2元,全年5―6茬,每座鸭棚年收益5―6万元,每座鸭棚需投资8万元。针对贫困户,由财政贴息可向农商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贷款5万元,另享受财政补助2万元,贫困户出资1万元,即可完成建棚。目前已建成鸭棚516座,直接带动2600人增收脱贫。森源集团农光互补项目,贫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并进公司务工,76户280人实现脱贫。投资1亿多元的晓鸣禽业项目,在兰考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单体鸡苗孵化基地,兴建了蛋鸡养殖项目,直接带动168户贫困户精准脱贫。   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花花牛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奶牛和湖羊养殖,直接带动贫困户107户,328人增收脱贫。引进乐农集团、包公食品等种植养殖项目,新增流转土地3万多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52个,直接带动贫困户212户,537人增收脱贫。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土地流转,用以种植葡萄、石榴、绿化苗木,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带动脱贫致富。兰考县何寨村贫共有困户74户,311人,2014年脱贫45户,205人,剩余29户,106人。2015年对这29户贫困户,利用县里分配到村的10万元到户增收资金,帮助他们加入村里的种养合作社,扶持11户种油桃、14户种梨、4户养肉鸭,在种养合作社干活挣钱的贫困群众有80多人。对5户缺乏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工作队对每户安排扶持资金5000元,采取入股分红的模式,让他们加入到村水果专业合作社,今年每户预计能分到红利3000元左右。   (二)精准扶贫。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一户一册,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薄、县有平台”。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实地查看相结合,对全县的贫困人口进行反复识别,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分类细化致贫原因,在参考扶贫办微机系统贫困户户表中贫困户年收入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贫困户问卷调查表》、《脱贫致富一览表》、《贫困家庭年收入预计调查表》和《贫困户家庭年收入预计表》,对每户贫困户的家庭状况、年人均收入情况、项目意向精准了解,真正做到“心中有账,兜中有本”,对贫困户情况了若指掌,时时刻刻关注扶贫工作。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了全乡的贫困户,将走访过的贫困户信息,详细的记录到“扶贫本”上。真正做到分包到户、结对帮扶,把贫困户的事儿,当做自己的事儿来做,利用多种帮扶形式贫困户发展项目,实现增收致富。   (三)创新扶贫资金运行机制。一是创新“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2015年6月底出台了“三位一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实施办法,政府拿出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1亿元,支持企业发展扶贫产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