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和汉赋关系之研究综述
周易和汉赋关系之研究综述
摘要:《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对古代文学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理论研究颇为丰富,如《周易》与诗歌,《周易》与文体等等,然涉及《周易》与汉赋之间的渊源关系,几乎是一个空白。从汉赋的角度考察,其与《周易》的相关学术研究也是寥寥无几。本文旨在简论说明相关研究之现状,粗谈其学术价值。
关键词:《周易》;汉赋;关系;研究;综述
一、汉赋研究
对于汉赋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之前一直是处在文学研究的边缘。在八十年代中期由朱其铠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二百四十题》中,仅从汉赋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形成期、兴盛期和转变期,针对各时期出现的赋体特色,作以简略探讨,甚至为汉大赋戴上一顶“为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帽子,忽略了汉赋作为一种文学本体的自身发展作用。直到九十年代,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越来越重视。在褚斌杰的《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开始比较系统地阐述汉赋的源头,赋体的分类、体制特点和流变,比较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汉赋的发展情况。
九十年代之后,学术界对于汉赋的研究才正式地走进繁盛时期。从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汉赋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汉赋与文化的研究。如曹建国的《谶纬与汉代的赋学批评》,探究了汉代谶纬文化与汉赋文学批评的关系。张松辉的《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分别从道家文化对汉赋思想的影响,汉赋中神仙意象,道家对汉赋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道家人物创作汉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昝风华的《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他分别从汉代风俗文化,汉代游艺风俗,汉代建筑风俗,汉代地域风俗四个方面阐述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再如郑明章博士的论文《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全面阐述了汉代经学、谶纬及儒家诗教传统与汉赋之间的关系。刘慧晏在《汉赋文化特质简论》中把汉赋还原到汉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分别从汉赋与汉代政治、汉代帝王,汉赋与汉代经学、汉人论赋等方面做了考察探究。许结的《汉赋祀典与帝国宗教》,详细了论证了汉赋中的祭祀与宗教文化。还有刘昆庸的《汉赋山林描写的文化心理》,徐云敏的《汉赋与汉代建筑文化》等,分别着眼于汉赋中的山林和建筑,阐述了汉赋文学之意象与汉代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是侧重于汉代社会文化对于汉赋创作的影响。
第二,汉赋中的多角度“意象”研究。如易闻晓在《文艺研究》上发表的《汉赋“凭虚”论》,选中了汉赋中的“凭虚”作以阐述探究。侯文学发表的《屈宋作品的山水审美取向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摘取了山水审美这个角度,探究其对汉赋的影响。杨庭的《汉赋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则是挑选女性形象作为研究汉赋的突破口。孔德明的《汉赋的生产与消费》,从汉代经济学的角度对汉赋进行研究。张芳溢的《全汉赋音乐史料初步整理与研究》,则是从音乐的角度对汉赋进行探究。贡小妹的《汉赋中的建筑美》,从体量美,空间美,形体美和雕饰美四个方面作以探究。郭满的《汉赋地名疏证》,侧重对汉赋中出现的大量的地名,作以整理。还有许多学者对汉赋分别从多角度展开系统的研究,比如汉赋的语言文字,赋体文分类及结构特征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汉赋与经学的研究。龚克昌先生曾在《学者论赋》中说:“在两汉时期,《五经》地位极高,成为法定教科书,朝政指南。因而通经的往往可以做官,所以学经的人极多,经学盛极一时”。从汉武帝为博士置弟子,推广“天下郡国皆立学馆”(《汉书?儒林传》),到昭帝、宣帝、元帝的增补经学弟子,凭借经学而走进仕途、飞黄腾达成为当世之风。枚皋、扬雄、蔡邕等一大批汉赋家深受这种社会风潮影响,《五经》成为两汉士子必修之课。因此,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对于汉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经学与汉赋的关系研究成果颇丰。
二、汉赋与经学关系研究
目前,对于汉赋与经学渊源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然比较而言,还显得相对薄弱。两汉时期的经学发展非常迅速,对汉赋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明代著名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汉人作赋,必读万卷书,以养胸次,又必精于六书,识所从来,自能作用。”清代文宗阮元也认为:“综两京文赋之家,莫不洞悉经史,钻研六书”。
刘慧晏在《汉赋与汉代经学》中所说的:“从汉武帝到章帝,经学始终主导着汉代人意识形态,被封为国教。辞赋之人都是文人,因此深受经学影响。如董仲舒,班固等人,本身就是名震经学界的经学家。经学中的大一统的观念,天人感应观念,君权神授观念,阴阳五行观念等,作为汉代官方思想,在汉赋中得到了积极传播和浓重的渲染。”这几个观念严格来讲,都可以归属于《周易》的范畴。
许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汉代经学与汉赋之间关系。然而,大多数学者是把经学当做一个整体的概念,比较笼统的探究了汉赋与经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年中国说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docx VIP
- 小学六年级全册体育教案.doc VIP
- 2024年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2025注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前必背笔记.pdf VIP
- 2025年小学生软笔书法兴趣培养的研究[五篇] .pdf VIP
-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pptx VIP
- 碳捕捉与封存(CCUS)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与挑战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月嫂资格证考试《母婴护理师、母婴保健师》知识题库(含答案).pdf VIP
- 航天飞机任务2007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