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白裤瑶丧葬歌美学意象探究和创作
广西白裤瑶丧葬歌美学意象探究和创作
内容摘要:文章在对广西白裤瑶独特的丧葬歌研究中,产生了对其美学意象和内涵的新认识;同时,对其音乐元素进行了大胆的提炼,挖掘其独具的美学价值并用于本土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不乏是有意义的尝试。
关 键 词:丧葬歌 美学意象 价值与创作
一、对民间传统丧葬礼仪活动丧葬歌的认识
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因白裤瑶男子常年着白裤而得名白裤瑶,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八圩乡,有人口三万左右,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也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中国白裤瑶的丧葬礼俗,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在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中所唱的丧葬歌,既宣泄痛失亲人的悲情,也安抚死者和使“亡灵得以超度”,包含着生者最美好的意愿。
丧葬歌有许多是当地民歌小调,曲风多是哀哭似的歌调。有些丧歌是固定的曲调,内容和词句可以变换。
一直以来,人们对丧葬歌的认识较为片面。从哭唱和哭丧的表象看认为那是一种哀伤情绪的表达和寄托,是一种单纯的哭调。这样理解和诠释导致其美学意义缺失。下面笔者阐述两点看法。
1.寄托生者的良好意愿。生者在悲情中触景生情,他们会将与死者生前的生活记忆时断时续地通过哭唱表现出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心唱”,而且所唱的曲调还是民歌和小调,只是由于悲情的哭唱而使其有所变形而已。从多数人所唱的内容(可称为“哭词”)来剖析,多是在寄托一种美好的意愿及惋惜之情,以及对亡者的赞美和歌功颂德。
2.对亡者的忏悔之情。生者与亡者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告别之际,难免会有所“良心发现”。为此,也会将忏悔之意表露无疑,安抚之心流于歌表,忏悔之情表于哭调。
显然,在“哭丧”“唱丧”中除了悲情宣泄外,我们更应看到其“真、善、美”的内涵。恰恰是生者将内心美好的意愿和情绪通过丧歌哭调来表达,是一种心灵净化和美好意愿的表述。
二、白裤瑶丧葬歌的美学意象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首次进入南丹瑶族自治县进行采风。当时正值瑶族三月三“干巴节”。传统的“干巴节”是个集体渔猎的节日,大家云集在大场地上,唱歌跳舞,欢度佳节。节日期间,年轻人相约到寨子边的山林里对歌谈情说爱,多半唱的是“细话歌”(是一种用很小声唱得非常动听的情歌)。在与他们闲聊中,笔者因好奇,对他们提出了能否唱唱丧葬歌的要求,顿时几个姑娘小伙子显得很是为难,后来,在笔者的迫切恳请下,他们唱了几首丧葬歌。在他们非常真切动情的演唱中,笔者发现除了白裤瑶丧葬歌是个比较固化的形式外,其歌调有种极为独特的美感,这是在其他丧葬歌体中听不到也感受不到的。
此类丧葬歌调与“细话歌”基本相似。大都为宫、徵调式,节奏比较简单,是一种语调的音乐化。节奏中彰显了白裤瑶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性格。节奏相对比较平稳而自由,无一定结构模式。音调基本是前部稍有上扬,而后部是较委婉的下行哭腔。以“宫、角、徵”为核心音的旋律大同小异地连续进行,音律明快具有暖色调。尤其在其强位上的“角”音,是个自然下滑音,这个下滑音是处于悲泣哭述状态下极富特色的一个音。它在延长时是哭腔的下滑音,接近于“变宫”和“闰”(因为是在特定的气氛中哭唱而显得这两个音位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它是一个单二拍节奏的律动,是建立在第二个强位上的下滑音,它与第四个强位的句尾长音形成一种对应关系。第一、三(奇数)小节的节奏是密集型的;而第二、四(偶数)小节的节奏是一滑一长的,旋律和三音民歌相类似,显得非常富有动态感。
三、挖掘白裤瑶丧葬歌素材进行创作
笔者曾几度在广西南丹、河池、巴马、三江等地的瑶族及白裤瑶聚集地进行采风,从白裤瑶族群文化中了解到其丧葬歌的独特色彩及美学价值。笔者曾根据瑶族作家、原广西文联副主席蓝怀昌搜集整理的歌词,采用广西白裤瑶丧葬歌音调尝试创作了一首女声独唱《有位姑娘在歌唱》,发表在广西的《民族歌坛》上。这些年来,笔者采用白裤瑶丧葬歌调及瑶族民歌元素创作了一些作品,其中有无伴奏女声三重唱《瑶家姑娘在歌唱》、弦乐合奏《美在瑶山三月雨》、大提琴八重奏《敲起铜鼓跳起舞》等。有人认为这是具有美学观念的创新,但也有的人不能完全接受,认为丧葬歌(乐)是现实生活中“非美显丑”的东西,是一种“非音乐”形态。
康斯坦丁诺夫和安盖诺夫在他们编著的《音乐美学原理》,关于“客观美与对美的主观观念”的论述中说:“在对美理解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这里可以说与审美中主客观的相互影响完全一样。现实世界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它的感知和评价却永远是主观的。必须考虑主客的辩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