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docVIP

我国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我国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摘要:利用耦合评价模型,估算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论表明,两大产业处于中度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但到2013年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实证分析还发现,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提高,有利于汽车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改善、能源消耗率的降低、专利总数和出口总额的增加。论文最后探讨了提高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促进汽车产业与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融合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XX.XX   中图分类号:F407.471 F4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Based on coupling evaluation model, this paper has evaluated the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from 2002 to 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industries is in a moderate level of coupling, 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creases gradually, but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coordinate phase by 2013.The empirical analysis also found that, the ris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labor productivity, the reduction of energyconsumptionand the increase in patent number and export volume.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ncrease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autoindustry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idea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Keywords: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automobile industr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industry convergence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汽车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2年的5.6%上升到2014年的26.43%,汽车销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2年的5.6%上升到2014年的26.62%,到2014年已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一。但是,量的积累并没有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质的飞跃,我国汽车企业在品牌含金量、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导致我国汽车产业成为国外汽车业巨头的“组装车间”(程文、张建华,2010)[1],在全球价值链长期处于中低端环节(庄惠明等[2],2013;王小明[3],2014)。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汽车产业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汽车产业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的主题也比较广泛,包括技术创新、全球价值链、市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商业模式、新能源等。近年来,产业融合作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已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也日益丰富,主要围绕产业融合的动因、途径、研究方法等。从产业融合的动因来看,Martha(2001)[4]等认为信息技术的创新及政府管制的放松为产业间相互渗透、融合创造了条件。从产业融合的途径来看,胡汉辉、邢华(2003)[5]提出产业融合的三种形式分别是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Kim等(2015)[6]利用大量的非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