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梨形孢和植物互作研究综述
印度梨形孢和植物互作研究综述
摘 要:印度梨形孢是一种植物根部内生真菌。该文综述了印度梨形孢的生物学特征、与植物的互作以及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逆境胁迫忍耐性的作用及其机制。
关键词:印度梨形孢;互作;促生;抗逆;机制
中图分类号 S4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1-0047-05
Research Overview on Piriformospora indica and its Interaction Effect with Plants
Mao Linlin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5,China)
Abstract:Piriformospora indica is a kind of endophytic fungi in plant root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Piriformospora indica,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s and this fungi,improv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and enhancing the endurance of adversity stress the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Key words:Piriformospora indica;Interaction;Promoting;Resistance;Mechanism
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蜡壳耳科Sebacinaceae、梨形孢属Piriformospora,于1998年由印度科学家Verma等在印度西北部塔尔沙漠中发现的[1-2]。印度梨形孢的作用和形态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AMF)非常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在多种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培养[3],获取纯培养物,而不需要像丛枝菌根真菌那样只能够在植物活体的根部寄主。印度梨形孢最适宜的培养基是KM培养基[4],它的这一特性打破了AMF的局限性,为科研人员对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不仅如此,印度梨形孢可以定殖的范围特别广泛,比如玉米、烟叶、小麦、油菜和水稻等,也可以定殖在一些观赏性植物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上,甚至还能够在AMF不能定殖的拟南芥等十字花科作物上定殖[5]。印度梨形孢通过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了植物对氮、磷等矿物质的吸收,加速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增强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忍耐性,增强抗旱、抗盐能力,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6-7]。现今,国内外对印度梨形孢的作用机制等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多,印度梨形孢不仅在农、林业和园林花卉业等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在草药学及其它的传统医学体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
1 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印度梨形孢的幼嫩菌丝颜色为白色,几乎呈现透明状,直径大小为0.7~3.5μm,初生的菌丝不形成气生菌丝。菌丝体没有锁状联合与有性结构[9],菌丝分支也没有发现特殊规律,但可以快速地形成菌丝融合。菌丝壁的外部相隔突起,呈多层结构,菌丝壁的平均厚度为0.3μm。成熟后的菌丝所产生的厚垣孢子是鉴定印度梨形孢的关键特征,其形状呈梨形,厚垣孢子的细胞质内充满颗粒状的物质,含有细胞核的个数一般为8~25个[1],这些厚垣孢子均单个或成串的存在,每个核内大概有10个左右细胞核,长度大概为16~45μm,宽度大概为10~17μm,孢子壁的厚度为0.7μm左右,幼嫩的孢子壁的厚度很薄,成熟之后的孢子壁厚度可达到1.5μm,厚垣孢子有2层膜,外壁颜色呈淡黄色,质地很光滑。
1.2 基因组特征 印度梨形孢巳经被测定出了全基因组序列[10],它由1 884个支架(大小1Kb;N50;51.83Kb)组成,大小为24.98Mb,其中重叠群2 359个,每个重叠群都含有一个平均大小为22的阅读覆盖区。印度梨形孢平均每一个基因有大约5.16个外显子,密度为471,基因组的GC含量为50.68%,重复率为4.68%。印度梨形孢核区域DNA的含量大约为15.3~21.3Mb。该基因组中含有不同效应基因编码的小分泌蛋白(SSP),在其C末端不同高度的保守区域有基因家族编码“DELD”,这个区域与该菌的共生性质有关。采用对DNA含量和SNP分析,印度梨形孢很可能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