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华北地区雾霾治理和经济效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华北地区雾霾治理和经济效应

浅谈华北地区雾霾治理和经济效应   摘要:雾霾作为一种污染天气现象,肆虐京津地区和华北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雾霾给公众的健康、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危害,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雾霾治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综合雾霾的成因、现状与危害,以及当前我国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各种雾霾相关数据,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终实现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雾霾危害;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平衡与发展   1. 引言   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从今年1月1日到29日,北京雾霾日数为24天,仅有5天不是雾霾日。北京还不最严重的,济南更加惊人,根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十座城市分别为:济南500、石家庄456、郑州405、淄博343、西安342、沈阳330、长春220、北京184、哈尔滨174、成都173,其中济南以500的指数比北京足足高出了316。华北地区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给公众健康、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公众对雾霾治理诉求日益高涨。   2. 雾霾现状分析   2.1华北地区区划图   版图地理的华北地区包括四个自然地理单元:东部的辽东山东低山丘陵,中部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目前华北地区,尤其是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较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部分重工业都集中在这个地区,污染型企业很多,雾霾污染影响尤为严重。   2.2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稳定;一些地区有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是自然方面的因素。   而从人为因素来说: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   2.3雾霾的危害   2.3.1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潮湿寒冷的雾和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   2.3.2交通运输影响。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 20% 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 左右。   2.3.3电力设施影响。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   2.3.4农业生产影响。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 3~4 小时,严重的可达6~8 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   3. 雾霾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3.1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已由 1990 年 72%上升到 13%,中国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没有改变。   3.2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工业,2011 年总产值为 18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26%,占 2011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986% 。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濒临渤海,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华北地区集聚了大量了污染严重的重工业企业。   3.3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农业机械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 2011年 6 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 217 亿辆,车辆的急增使道路出现拥挤,行车速度降慢,当车速低于 20km/h 或缓慢行进时,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明显增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5 2268 万吨,其中氮氧化物 5994 万吨,颗粒物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