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循环经济发展和低碳农业构建
论循环经济发展和低碳农业构建
[摘 要]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兴起背景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与低碳经济相适应以及突出循环利用特色的低碳农业的主要思路与一系列技术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农业
[中图分类号]F062.2;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09)03-0092-11
[作者简介]翁伯琦(1957―),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肥料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王义祥(1978―),男,山东泰安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恢复生态与土壤保育研究;雷锦桂(1973―),男,福建罗源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珍稀食药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福建福州 350003)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阶段性成果(2007BAD89B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农业生态过程与资源合理利用”阶段性成果(STIF-Y01)。
[收稿日期]2009-09-27
On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WENG Bo-qi WANG Yi-xiang LEI Jin-gui
Abstract: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ow-carbon economy rise was discussed. Main ideas and some technical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daptive to the low-carbon economy and highlighting the recycling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low-carbon economy; low-carbon agriculture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可控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王静,2009)。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农业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从理论定义上理解,循环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进步的“共赢”(马凯,2004)。实践证明,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先进经济形态,其内容包含了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服务业、能源以及建筑等各个方面,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基本形式是清洁生产,其目标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系统地避免或减少废物,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可控化”为行为准则或评价标准(万春花,2009):减量化原则,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减少有害于环境的化学物质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即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让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多次和反复使用;再循环原则,即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