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和治理对策.docVIP

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和治理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和治理对策

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和治理对策   摘要:对绥阳县石漠化现状、石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并重,提高林草覆盖率;科学   合理地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方式,形成替代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施生态移民,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石漠化宏观监测体系,杜绝新的人为破坏;完善承包管理或租   赁经营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等。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治理;绥阳县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164-03   1 引言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由于喀斯特生态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   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而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这就是石漠化。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绥阳县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虽经多年治理,   但收效甚微。随着石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给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它直接阻碍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中段、遵义市东北面,地处东经106°57′22″~107°31′31″,北纬27°49′22″~28°29′34″。总面积 2 566 km2。境内属于中亚热   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 160mm,年平均空气湿度80%以上,无霜期283d,年日照数1 114.2h。山地面积比例较高,在碳酸盐岩出   露区发育着以峰丛石山为主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面积达 2 431.798 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94.77%。森林覆盖率达47%。   2010年,全县总人口535 536人,其中农业人口487 015人,占总人口90.9%;非农业人口48521人,占9.1%。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40 81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7.9∶   21.7∶40.4。财政收入30 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716元。   2 绥阳县石漠化危害分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 2 566.00 km2,其中喀斯特面积占94.77%。无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8.18%,占喀斯特面积的50.84%;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   化、强度石漠化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30.82%、13.99%、1.72% 和0.07%,分别占喀斯特面积32.52%、14.76%、1.81%和 0.07%。在绥阳县广阔的喀斯特地区,轻度石漠化以上面   积仅占喀斯特面积的 16.64%,属石漠化发育不强烈地区。但潜在石漠化面积比例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   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喀斯特地质生态本来就十分脆弱,而加速导致石漠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则是人为活动,即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原因造成。自然因素有岩   性、新构造运动、高原气候及喀斯特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方面等影响;人为因素有人口、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水平的制约、森林植被破坏、采矿等影响。   绥阳县石漠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面积锐减,土地生产力下降,人地矛盾加剧;二是造成河道淤塞、极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同时,对下游水库、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够成重大威胁;三是导致水源枯竭,水质下降,人畜饮水困难,生态系统日趋脆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四是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等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进一步加剧了贫困程度,严重制约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民族团结。   3 存在的问题   3.1 人地、人粮矛盾突出   人地、人粮矛盾突出是石漠化地区最突出的矛盾。绥阳县人均耕地面积0.05hm2,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2.2%,占贵州平均水平的47.2%。在石漠化地区的耕地中,一等地仅   占25%左右,其它大部分土地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投入大、单产低。加之石漠化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65%   左右),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加之推广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只重视短期利益,忽视中长期利益,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陡坡开荒、毁林开荒、顺坡栽种、过度放牧、   偷砍滥伐、乱采乱挖、铲地皮、火烧山等现象时常发生,因此,林草植被毁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侵蚀严重,加速了石漠化发生发展。   3.2 治理难度大,投入严重不足   石漠化地区地表土层瘠薄甚至缺失、土壤水分严重亏缺,立地质量差,使造林育林难,成本增高。由于历史因素以及地理原因,石漠化地区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条件落后,而石漠化治理涉及面广,导致植被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