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二级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进展.PDF

手性二级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性二级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进展

第41卷 第5期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41 No.5 2013年10月 J.JianghanUniv.(Nat.Sci.Ed.) Oct.2013 2013年第5期 手性二级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进展 王 亮,鲁 珍 (江汉大学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有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是快速构建复杂分子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过简单的操作,高选择性地构建结构复杂的有机分子。近年来,使用手性二级胺 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经成为有机催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手性二级胺催 化剂活化模式的不同,从亚胺—烯胺和烯胺—亚胺两种活化模式,对手性二级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进 行了综述,介绍了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不对称有机催化;手性二级胺;串联反应;亚胺—烯胺;烯胺—亚胺 中图分类号:O64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143(2013 )05-0013-07 [1] α 2000年,List和Barbas等 报道了l-脯氨酸 得羰基化合物的 位更具亲核性,提高了醛酮底 催化的高选择性、高效率的醛和酮分子间的不对 物的活性。能够与各种的亲电试剂反应,获得各 称Aldol反应,并提出了烯胺催化的活化模式。 种手性分子。在亚胺催化的反应过程中,手性二 [2] α β 同年,MacMillan等 设计了手性咪唑啉酮类二级 级胺与 , 不饱和醛酮等羰基化合物结合形成 胺催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不对称Diels-Alder反 亚胺离子中间体,降低LUMO轨道的能量,从而 应之中,进而发展了亚胺催化的活化模式。这两 羰基化合物的 位更具有亲电性,能够受到各种β 项开创性的研究报道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4-5] 亲核试剂的进攻,获得各种手性的化合物 。近 至此,有机催化剂发展成为继酶和手性过渡金属 年来,随着串联反应的逐渐发展及其相关工作的 催化剂之后的又一类重要的手性催化剂,并且逐 深入研究,结合手性二级胺催化反应的两种活化 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模式,逐渐发展了各种新型的串联反应,并且取 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已经成为一种构建复杂化 1 活化模式 [6-8] 合物的关键策略 。 相对于金属催化剂,有机催化剂具有如下优 笔者将按照活化模式分类对近些年手性二级 势:制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毒性低、性质稳 胺催化的不对称有机串联反应作出综述。 定;反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目前,应用于不 2 亚胺-烯胺活化 对称催化的有机催化剂种类很多,主要类型有手 性的胺类催化剂,手性氢键催化剂,手性膦酸催 亚胺-烯胺活化是目前在串联反应中应用最 化剂,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手性卡宾催化剂等。 普遍的活化模式之一,在这类反应过程中,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