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族历史和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藏族历史和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西藏民族学院50周年校庆之际,由西藏民族学院和中国民族史学会联合主办的“‘藏族历史与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日~11日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京、藏、甘、青、陕、川、新、黑、吉等地近20家科研机构及高校的67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60篇,先后有40余位学者在会上发言。本次会议围绕“藏族历史与文化”的各类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综合起来,会议的研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与议题:
一、有关藏族史的研究
藏族史是藏学研究的传统领域,因与本次研讨会议题吻合,各类宏观或微观藏族史论文或发言所占比重较大。依据研究视角和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
1、宏观视野下的藏族历史与考古研究 以宏观的角度对藏族历史进行考察,往往能够捕捉到微观研究所无法企及的层面。西藏民族学院顾祖成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总体演进与西藏主权归属的历史形成》一文,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总体演进归纳为多元分散发展――区域性统一――全中国大统一的模式,认为西藏主权的归属是依循此模式的自然演进,不赞同在某一时段归入中国版图的说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张云的《吐蕃王朝崛起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的地位》则就吐蕃王朝崛起对藏族形成、西南民族地区开发和建设、中华民族大一统形成的作用和影响等宏观问题进行了阐述,希冀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吐蕃崛起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四川大学石硕的《从考古文化看新石器时代西藏人群面貌》根据考古材料,将西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划分为藏东、藏东南、中部腹心地区和藏北四大区域类型,据此提出新石器时代西藏的原始人群已产生区域性分化,即在不同区域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与面貌。类似的论文还有新疆社会科学院苗普生的《论历史上的新疆民族关系等。
2、藏族古代史研究 吐蕃史向来是藏学界研究较强的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李大龙的《唐蕃关系发展动因解读》的观点颇有新意,认为出于地缘安全的考虑,唐蕃各自构筑的藩卫体系是导致两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南民族大学杨铭的《略论唐代吐蕃与象雄(羊同)的关系)和西藏民族学院周毓华的《论吐蕃时期的政治与宗教关系》则分别论述了象雄被纳入到吐蕃政权后的政治、军事体制等情形和佛教传入后吐蕃政治与宗教的内在关联。
文献是历史研究的根基。中央民族大学苏发祥的《(大昭寺明镜录的主要内容及其史料价值》一文,意在向学术同仁揭示这份被长期忽视的珍贵史料的内容和价值所在,认为五世达赖喇嘛撰著的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西藏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西藏民族学院吴逢箴的《曾巩笺证》旁征相关史料,翔实考证了这篇汉文史籍中最早有关(口角)厮哕的传记。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提交的《成都八旗驻防学校志校注》一文尽管与藏族无涉,但在发言中指出满文档案可以弥补藏族史研究资料的不足。
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政策是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罗贤佑的《明朝“以茶驭番”政策试论》强调茶马贸易是明朝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体现为“以茶驭番”的政策,并对该政策出现的原因、具体含义、特点、演变及影响进行了系统阐释。青海民族学院先巴的《外八庙与清朝藏传佛教政策》指出外八庙作为皇家寺庙,实则折射出清朝统治者认识到藏传佛教起到的杠杆作用,而这样的政策是具有借鉴意义的。青海民族学院星全成的《清朝对元明治藏方略的继承与发展》亦属此类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正寅的《清代前期回部与藏区关系刍议》以新疆回部伊斯兰教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向五世达赖喇嘛求援为例,展现出回部与藏区两个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地区之间存在的广泛联系。中央民族大学曾国庆的《浅析达赖亲政与活佛转世》则分析了西藏近300年的政治权力构架及其演变,展示清朝驻藏大臣、达赖喇嘛、摄政等多重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并进行时间上的量化统计,认为以往“政教合一”的说法并不准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白丽娜的《乾隆朝的富察氏家族与西藏事务》将家族与治藏勾连起来,敏锐地察觉到富察氏在乾隆一代治藏历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与原因。
3、藏族近现代史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郝时远的《旧西藏:西方的记录与失忆的现象》一文,视角新颖,通过展示近代西方人对旧西藏的观感,反观当代西方社会将旧西藏视作“人间天堂”的扭曲“印象”,透析“西藏印象”编造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影响,揭示西方遮掩在“西藏印象”下的政治偏见。
近代藏区的涉外战争也引起参会者的关注。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的《关于19世纪西藏与森巴战争的几个问题》一文对汉文文献记载的“然吉森”、“索热森”、“谷朗森”的含义,西藏森巴战争最后一战的胜者和拉达克何时被侵占等问题进行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