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人物传记之解题技巧和模拟演练
现代人物传记之解题技巧和模拟演练
一、解题技巧
和文言文考人物传记一样,现代文阅读也考人物传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是一种常考文本。如何解答人物传记的设题呢?通过研究历年来高考中此类题的设题以及破解之道,我们得出以下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是通读全文,总观总览。要了解全文的内容,就必须先阅读全文,站在一个高度通览全文,把握总体内容,才能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传记写了什么,写了哪个人,写了其何种事迹、作为、言谈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要通读而全面理解。没有这种全面理解,很多具体问题是无法作答的。因此,必须先通读全文,这是答题的前提条件。
二是了解传主的事迹、思想和作者对之的评价等。人物传记,顾名思义是给人物作传的,是要记写这个人物的。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以及思想观点都必须了解,否则,无法答题。此外,有时还得了解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观点等。
三是紧抓常规的命题点。设题人最喜欢在哪些方面或地方来设计问题呢?如果平时注意总结的话,就可以发现其设题点常常在以下一些地方:标题、关键字词句、人物的经历或遭遇、人物的思想精神、品评人物以及作者的观点或评价等等。这些都是常设题点,我们循着这些方面去寻找破解之道,是行之有效的。
四是理清文章的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对比衬托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法等等。
五是简洁语言,通顺作答。如果对问题理解了,答题时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最好,不要啰里啰唆,抓住关键答,答要点最佳。必要时还可以分点回答,不要笼在一起答,以免造成答题混淆,阅卷者难以辨认等弊端。
以上技巧仅供参考,不必奉为圭臬。条条大路通罗马,技巧、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也完全可以自我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繁花瘦,怎禁秋
高 杨
比起她悲惨的后半生,我宁愿回顾她凄凉的前半生。可是掐指一算,可怜的她来到人世也只有38年,不足一位长寿者的半生。虽然她红透了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天空,又能如何?依然是无奈地离去,扔下了两个儿子和永远无法疏解的恨。
说起来,周璇(1920-1957)是出身名门的,往上追溯竟是苏东坡的后人,父亲是大学教授。可是,幸福的生活只持续到她3岁,3岁时她被抽大烟的舅舅拐卖,从此再未见过家人,直到死,她还抓着别人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命苦,一生没见过亲生父母……”
被辗转过继两家后,周璇由姓苏改了姓张、姓王,最终在北京东路一家周姓人家落了户,叫周小红。因为生活艰苦,10岁的周小红被继父卖到了妓院,幸好养母搭救,才免掉了更为苦难的一生。
12岁时,明月歌舞团的琴师章锦文偶然去周璇养母帮佣的家里做客,见一位小姑娘正站在留声机旁唱歌,歌声淳朴清脆,眉眼清秀可爱。他回去便向当时明月歌舞团的团长——素有中国流行音乐教父之称的黎锦晖推荐。黎初次见到的周璇,实在是个可怜的小女孩儿,形容枯瘦,连普通话也不会说,怯生生的,一张嘴满口的宁波上海话,问得多了甚至拖起了哭腔。虽说周璇脸形很好,眉眼很精致,但毕竟是个小女孩儿,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试试吧,黎锦晖收下了仅12岁的周璇,从此改变了这个本名叫苏璞的女孩子的命运。
周璇很刻苦,那些跟她同台演出过的师友们都记得,她努力学习普通话,琴房没人的时候,自己偷偷练琴、练唱。她一上台,那双并不大的眼睛便晶莹光亮,充满了灵气。特别是她那副金嗓子,本身便已是天成,稍加调教马上绽放出更为夺人的光彩。
周璇红了。14岁时,她便在上海歌星评选活动中,仅位居于老牌歌星白虹之后名列第二。白先勇回忆那时的上海,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嘴里哼唱的都是周璇的歌。那首《五月的风》,传遍了黄浦江畔,那歌声实在令人陶醉。
如何说得清周璇之于当时上海的意义呢?拿片酬来说吧,周璇的片酬是以黄金来计的。每部片子里,唱一首插曲便是二两黄金,而有人计算过,周璇的电影,每部至少有五首歌要唱。那么不计片酬,光是演唱电影插曲,便有至少十两黄金。再说片酬,每年光是旧片的版税,周璇能收到两千万旧币,一部新片的片酬最少也要两千块大洋,比同时代的女明星,要高出数倍。
似乎美丽的女子往往少谋略,但周璇是个特例。1941年,《上海日报》评选电影皇后,周璇当然是不二人选。但谁都没有想到,面对这巨大的荣誉,周璇表现出超凡的气量。她发表启事说:“见某报主办之1941年电影皇后选举揭晓广告内,附列贱名,璇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并祈勿将影后二字,涉及贱名……”由此可见周璇的低调和大气。她不做影后,影后便无人敢当,这顶桂冠从此封存。
周璇开智早,恋爱自然也早。她的三段恋情,都给香港和上海的小报记者创造了巨大的创作机会,而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