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调控心血管疾病自噬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心血管疾病自噬的研究进展
[摘要] 自噬是真核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高度保守的降解过程,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调控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阴阳自和、气虚痰瘀、肝主输泄等中医理论与自噬密切相关,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自噬途径实现。本文重点讨论心血管疾病中的自噬,并对近年来中医药调节心血管疾病自噬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 自噬;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调控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4(a)-0038-04
[Abstract] Autophagy is a highly conservative process in which eukaryotic cells maintain homeostasis and it plays an regulatory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such as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and atherosclerosis, which is a new target for CVD.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ch as reestablishment to yin-yang equilibrium, phlegm stasis due to deficiency of qi, liver controlling conveyance and disper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utophagy. Many literatures show tha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CM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achieved through autophagy. In this paper, the autophagy in CVD is discussed, and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CVD autophagy in Chinese medicine is presented.
[Key words] Autophag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ion
自噬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0世纪50年代,Christian Duve通过电镜观察到自噬体的结构,于1963年溶酶体国际会议上提出自噬理论。在自噬过程中,细胞将待降解的产物包裹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并进行分解消化,为细胞提供能量,满足正常的代谢需求,更新细胞器以维持能量需要[1]。自噬的发现揭示了细胞内修复及损伤的机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中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也与自噬密切相关。
1 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调控作用
基础水平的自噬在维持心血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的不足或过度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心血管系统中,各种不良刺激均可以诱导细胞发生自噬,自噬的过度表达也可能会加快细胞进入凋亡的脚步。
1.1 自噬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在I/R中广泛存在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Chi等[2]发现缺氧及葡萄糖缺乏的状态下,自噬水平上调,表达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可以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而Hamacher-Brady等[3]发现抑制自噬相关基因ATG5的表达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自噬的发生起到了抗心肌损伤的作用。与此结论相反,Matsui等[4]发现剔除自噬相关基因的小鼠或使用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抑制PI3K-Ⅲ都可以抑制因I/R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自噬的抑制发挥了心肌保护作用。不同结论的出现可能是建立模型方法的差异或实验条件的不同,自噬发挥何种作用可能与I/R的时期相关,即在缺血初期发挥保护作用,再灌注期发挥损伤作用。而这种不同,恰恰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1.2 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等诸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脂质代谢障碍是AS的始动环节。Ouimet等[5]发现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巨噬细胞ATG5基因敲除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