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林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堰市林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姜堰市林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摘要 总结姜堰市林业现状,分析姜堰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姜堰市今后的林业发展思路。   关键词 林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江苏姜堰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105-02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如何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      1姜堰市林业现状      1.1生态林业体系初具规模   以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沟渠圩造林和城镇绿化为主体的生态林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林地1.73万公顷,其中用材林2 840hm2,防护林1.14万公顷,经济林3 113.33hm2,已林网面积3.6万公顷,全市木材总蓄积量35万立方米左右,森林覆盖率16.8%。2007年全市林业产值达到5 747万元。全市境内沟、路、渠、堤已基本绿化到位,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河道林带化、城镇绿化、美化,林业的生态防护效益显著增强。   1.2林业产业体系已现雏形   近年来,林业已作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来发展,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林业一、二产业与以前相比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意杨作为支柱产业,占全市造林面积的70%以上,总面积达1万公顷。经济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达3 113.33hm2;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已有一定规模,形成了溱潼千亩水蜜桃、黄金梨生产基地,淤溪千亩水蜜桃园,沈高葡萄保护地栽培基地等。全市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不断涌现,有一定规模的达67家,总面积200hm2以上,年获纯利1 000多万元。林业第二产业生产力不断增强,全市共有木材加工企业46家,年消耗木材(原木)7.8万立方米,年产值1.5亿元,年纯利900多万元,产品涉及家具、包装、板材、模板、木轴等项目,涌现出白米庆荣林业公司、白米驰玲合板厂、桥头联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年产值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这些加工企业的存在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1.3林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近几年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在成片造林上,选用南林95、895意杨速生品种,其轮伐期比原来的214杨提前2~3年,经济效益提高40%以上,现在全市新造林优良品种达到98%以上。在发展经济林上,通过采取大田农林间作、保护地栽培等多种种植方式,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和优质高产技术;沈高、溱潼、俞垛、淤溪、桥头等地沿沈马路、溱湖大道沿线,通过调田发展经济林,已形成了几个千亩连片的经济林带,为今后林业结构调整探索了路子。在技术上,重点推广了意杨“四大一深”栽植方式,栽植时机也逐步由单纯的春季造林向冬春两季造林发展,提高了造林质量。在调整规模上,近3年全市每年调整和流转部分低产田、旱谷地、十边隙地等2 000hm2林地用于植树造林,淤溪镇通过对鲍老湖低产田进行改造,已经连片造林约120hm2,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1.4高效林业复合经营效益得到体现   由于全市林业发展步伐较快,林地面积迅速增长,为提高林地经济效益,不少承包者探索林业复合经营。据调查,姜堰市目前林业复合经营模式主要有林粮、林棉、林油、林豆、林菜、林苗、林禽、林菌近10种,面积在5 333hm2左右,占可间作林地面积的80%左右。从取得的经济效益看,林业复合经营收入远远超过稻麦油禽等单纯性种养殖收入,如按750元/m3市场价计算,栽植意杨年增效益在1.530~1.875万元/hm2,再在林下间套作其他农作物,前4年生长基本不受影响,5年后树木成荫,可以在林下养殖畜、禽、菌等需遮荫项目,增加林地经济效益,如桥头镇一养殖户承包林地搭棚栽培香菇、养鸡,平均增加纯收入8.385万元/hm2。实践证明,从事林农复合经营,提高了林地的经济效益,优化了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推进植树造林的进程。   1.5林权改制提高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近几年,为使森林覆盖率早日实现20%的小康目标,全市一些地方在栽足宜林地仍然不达标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调田造林,每年在667hm2左右。目前要求对新造林实行“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林权改制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和个人跨行业、跨地区承包经营林业;实行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从而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林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对改制后的林木颁发林权证,明确权属,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承包者。目前,在姜堰市承包经营林业的有来自福建、盐城、浙江、江都、东台、沭阳、泗洪、无锡等地数十位老板及企业,他们带来资金、技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