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科学证据带来的挑战评估专家证言的司法责任
新科学证据带来的挑战新科学证据带来的挑战
新科学证据带来的挑战
新科学证据带来的挑战
——评估专家证言的司法责任
刘静坤译 邹明理校
前言
一直以来,司法系统充斥着解决日益复杂且带有技术性的事实问题的专家证言,有关专家证言可采 性的规制主体和考察因素问题的诸多规则,已经引发了诸多的争议和广泛的分歧。理论上,专家证言阐 述案件事实并帮助陪审团评估那些超出其知识和经验的证据。然而,陪审团经常缺乏任何可靠或一致 的基础来评估专家证人证言的可信度。雇用专家(expert—for—hire)的增加以及陪审团误解专家证言 的可能性(认为其本质上更为客观,比其他证据更有说服力)引发了专家证人使用过程中的严重问题。 当法官或陪审团并不理解专家证言的内在基础或重要性时,也会产生此类问题。在鼓励法官或陪审团 依赖专家证言的同时,对专家证言进行评估所产生的这种张力(tension),使得这类问题尤为突出。对待 专家证言的现行方法,主要体现在联邦证据规则和最高法院对Daubert案的判决之中,该方法试图通过 要求法官在采纳证据前对专家资格进行评估,并对证言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审查来解决这些问题。 尽管这种方法使得法官直接担当起看门人的角色,其含糊的表述也未能给法官提供必要的指导,以解决 由专家证言带来的许多疑难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指出,法官需要提出一套新的程序框架来评估超出现行方法框架限制的专家证言,同 时,允许法官对专家证言的可采性作出特定背景下、个案不同的裁决。在分析了现有的固定框架同时, 考察了该框架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在未给法官提供指导的情况下,授予其相关权力。最后,针对法官 如何对专家证言可采性进行控制,避免对疑难问题进行肤浅和表面的推理提出了总结性建议。第二部 分探讨了现行程序框架下存在的一系列未决的观念困境(conceptual difficulty)。该部分并未对与专家 证言相关的所有证据问题给出全面的答案,只是提出解决这些观念困境的一些建议。为了全面考察专 家证言的复杂性,法官必须超越现行方法的分散框架,构建一个新型的、连贯性和适应性的处理方案。
一、专家证言采证工作的现行框架
围绕专家证言的主要争议是:负责处理和评估那些超过常人知识和经验的复杂证据的主体问题,该 主体应该是特定领域的专家、陪审团、还是法官?传统上,法官负责解决专家证言的可采性和充分性问 题,而陪审团评估证言的可信度和证明力。然而,在过去的20年间,有关陪审团评估的证据能力的疑惑 已经使这些角色的界限变得模糊,从而加剧了有关谁更适合评估专家证言可靠性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特定领域内的专家共同体最有资格去评估针对该领域内特定问题的专家理论或技
+本文摘自《哈佛法学评论}(Harvard Review)1995年第108卷,第1509—1531页。原文为该卷的一篇综述性文章,本文仅摘 译了文章的第二部分。
·113·
万方数据
中国刑事法杂志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年第1期
术的有效性。此种观点的支持者推荐了一个解决专家证言可采性问题的较为保守的方法——在很大程 度上,这种立场是基于:害怕法官采纳不甚紧要的证据或其它不可信的证据,从而导致陪审团毫不犹豫 地将之接受并视为真理。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相信由陪审团评估所有专家证言的可靠性。此种观点的支持者抛弃了陪审 员不具备能力、不适合理解复杂问题的观念,认为这种观念是一个经验上不正确、“直觉上不成立”的理 念。他们认为,尽管陪审员可能在理解诸如统计和风险评估等特定证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但近年来的 试验研究“强烈地驳斥了认为陪审员不具备能力理解复杂科学证据的宽泛性假定”。尽管陪审团并不完 美,但它处在司法系统完成事实调查任务最佳的位置上。一些评论者甚至认为,坚持依赖法官而不由陪 审团对专家证言进行评估,“不仅将导致证据评估工作的不准确和不充分,而且可能实际上不公平地剥 夺原告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官应当充当看门人的角色,在排除垃圾科学的同时仅仅采纳可靠性和相关证 据。依据该方法,法官在评估专家证言的可采性时,应当以什么为指导仍未得到解决。一些评论者认 为,应当修订联邦证据规则,为法院提供严格的参考因素,然而其他人则支持一个没有严格规则的更为 灵活的解决方案。
(一)现行的固定框架 在现行的固定框架下,审判法官在专家证言提交陪审团之前对其进行审查。根据证据规则第104A
节和702节的规定,由法官来决定专家是否适格、专家的方法论和原则是否更加可靠、专家提出的证言 是否具有相关性。这就要求“法官预先审查作为证言基础的推理或方法论是否具有科学性,以及这种推 理和方法论能够正确适用于案件中的事实。”证言只有同时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时才可能提交陪审团。
现行方法明确放弃了将获得相关科学共同体的“普遍接受”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