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的研究.docVIP

安康市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康市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的研究

安康市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的研究   摘要:陕西安康市作为退耕还林的试点地区,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解决方案。    关键词:安康市;退耕还林;工作建议   Abstract:Ankang municipality as pilot region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has obtained the certain result,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lution.   Keywords: Ankang;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Work proposal   中图分类号:F32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安康市是先行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试点的地区之一。安康坚持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基本方针,十余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69.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214.08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228.42万亩,封山育林27.2万亩,安康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提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退耕还林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工程时空跨度长以及工程收益特殊性等特点,我们在总结退耕还林建设成效,对退耕还林发展目标、方向以及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我市自1999年在全市10县区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000年我市紫阳、旬阳、白河、岚皋、平利五县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2002年我市十县区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截止2012年底,我们先后在十县区的198个乡镇,2077个行政村开展了退耕还林建设,参与农户47.85万户182.7万农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69.7万亩,其中陡坡耕地退耕造林214.08万亩,占规划任务474万亩的45.16%,宜林荒山造林228.42万亩,封山育林27.2万亩,补植补造15.33万亩。扭转了全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余年的退耕还林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安康的生态环境,让安康再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十五”以来,退耕还林使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955.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4%,净增5.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由“十五”前1.32万平方公里下降到6600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的破解了“三农”问题的相关难题,在促农增收的同时,为农民长期增收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十年退耕还林建设,我们在兼顾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同时,结合各县区的实际和特点,发挥县域特色优势,先后建成了一批林业优势产业。宁陕的板栗、核桃,平利的茶、牛王漆,岚皋的杜仲、漆树,紫阳的富硒茶、木本药材,白河木瓜,镇坪木本药材,旬阳柑橘、油桐和汉滨、汉阴、石泉等县区的蚕桑基地建设等,通过退耕还林建设使全市生态经济兼用林面积达到190余万亩,使全市林业总产值由“九五”末的7.1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50.34亿元。宁陕2008年板栗、核桃两项让农民增收1250多万元,平利县长安镇退耕还林发展高效茶园,亩收入过万元,白河县中厂镇退耕还林发展木瓜1.37万亩,2008年总产达6000吨,产值720万元,使全镇人均增收450元。镇坪、紫阳、岚皋、旬阳等发展木本药材,紫阳高桥镇龙潭村2000年退耕还林栽植的厚朴,现年每亩收益达500元以上,红椿镇2003年发展的茶叶现亩产值达6000元;各县区还依靠退耕兴果、兴茶、兴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群众兴办农家乐,活跃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生活,鼓起了农民的钱带子,平利县城关镇纸坊沟村刘代存创出了“山上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山下建设新村,拓宽致富渠道”,个人兴办生态旅游农家乐园,年实现利润10万元。一批有规模的农家乐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大发展,2012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22亿元。而且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012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劳务经济收入89亿元。退耕还林的实施切切实实使安康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真真实实地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的确确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十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带动了全市生态植被快速增长,使生态修复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但也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