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坑边坡锚喷支护计算的方法的应用的探讨
基坑边坡锚喷支护计算的方法的应用的探讨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建筑用地选择余地越来越窄,很多高层建筑施工场地都受到限制,基坑边坡使用锚喷支护技术能有效保证边坡稳定,节省工程投资,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地质条件,就基坑边坡锚喷支护结构设计分析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基坑工程 锚喷支护 结构设计 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城市建筑物不断增多,建筑用地选择余地越来越窄,新建高层建筑往往会受到施工场地限制,基坑开挖边坡支护成为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高层建筑基础下多为地下室或人防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大、地面施工荷载强、边坡暴露时间长,采用传统被动受力结构支护体系很难满足稳定性方面的要求。锚喷支护技术可以随挖随支与基坑开挖同时进行,能主动支护地体有效保护和提高周围土体强度,改善边坡受力条件,且能使土体由荷载变为支护体系的一部分,相比传统边坡支护技术来说,其成本更低、稳定效果更好、施工速度更快,因此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被广泛推广。下面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地质条件,就基坑边坡锚喷支护结构设计分析中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2 基坑边坡锚喷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基坑锚喷支护技术采用混凝土砂浆高速喷向受喷面,在喷层同土层之间产生嵌固效应改善边坡受力条件,控制边坡侧向位移,同时采用锚杆深固土体内部支护土体,提高周围土体强度,再用钢筋网调整喷层与锚杆的内应力分布增大支护的柔性和整体性。整个支护体系结构之中,当锚杆受力时,首先经钢筋与周边喷层的握裹力传递到喷层中,再通过喷层与土体摩擦力传递至整个锚固段。在拔力不大情况下锚杆位移量很小,随着拔力的增大锚杆位移量增大,当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形不能稳定受到抗拔破坏,超出喷层和土体摩阻力的极限。除此之外,锚杆抗拔能力与灌浆压力有关,如砂类土当加大灌浆压力时,水泥浆颗粒能渗入周围土层从而增加锚固体同土体的摩擦力,使锚杆抗拔能力增加。在设计时,必须计算锚杆直径、长度和钢筋网的直径、间距,考虑灌浆压力对极限抗拔力的影响,以保证锚喷支护体系的力学性能。
3 工程基本情况
本工程为一高层住宅楼工程,主楼地上36层,地下3层,为停车场和人防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多为16m,最深处为18.4m,边坡长。由于土层多为卵石沙土稳定性较差,整个基坑开挖工期较长,再加上场地有限只能按1:0.5放坡,所以计划采用锚喷支护加挂钢筋网的方法进行支护,以保证边坡稳定性。基坑土体上部3m范围内为硬塑性的黄土粉土,中部约4m范围内为较密实卵石层,下部为粘土夹杂卵石层。经地下水位勘探场地地层无明显含水层,地下水位主要由大气降水和侧向地下水组成,对水泥砼不存在腐蚀性影响,埋深为0.3m~1.6m之间。
4 基坑边坡锚喷支护计算方法
4.1 基坑边坡侧向压力计算方法
基坑边坡侧向压力可以采用公式Pm=0.55KaγH计算,其中Ka=tan(45o-φ/2),γ为边坡土体容重,H为基坑开挖深度。
4.2 基坑边坡支护整体稳定性计算方法
其中:
K为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为了保证边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K取值应当大于1.3,但取值也不宜过大,以免提高工程造价造成成本冗余;
Gi为第i条块的重量;
φi为第i条块的内摩擦角;
ci为第i条块土体的单位粘聚力;
ω为破裂面倾斜角;
Li为第i条块破裂面分段长度。
4.3 相关计算参数控制
灌浆锚固体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12;锚固体直径取值1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注浆压力应大于0.3MPa,如果因地质原因不能满足本压力需求,应以注浆充盈系数大于1.3计算。基坑边最大水平位移不能超过50mm,垂直沉降不得大于3‰。
5 具体计算应用
5.1 边坡土体压力分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基坑边坡土体上部为黄土层,土体容重为18.7KN/m3,粘聚力为20kPa,内摩擦角为23°。由于基坑坑深18.4m,边坡长132m,根据土体性质计算边坡土体压力,在假定不放坡情况下如下:
Θ=900-(450+α/2)=33.5°
b=H/3=18.4÷3=6.133(m)
h1=b/tgθ=6.133÷0.662=9.264m(m)
h2=18.4-9.264=9.136(m)
以此计算基坑边坡每米段土体压力为:
P={bh1+(bh2/2)}r={6.133×9.264+(6.13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