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大型间接空冷结构体系温度应力分析研究-结构工程专业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
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4
PAGE
PAGE 5
果较好 .在炎热夏季,可以开启风机,在寒冷冬季可以只采用自然通风.与自然 通风冷却塔相比,其占地面职小,投资少;与机械通风冷却塔相比,其耗能小。 这种冷去塔在欧洲各国已有采用,多建造在土地少、靠近市区的地方。
干式冷却塔又称间接 空冷塔,它与湿式冷却塔的根本 区别是接触方式不 同, 干式冷却塔是通过空气与散热器来完成热的 交换,湿式冷却培中水与散热器直接 接触来完成热的交换。干式冷却塔可以大大节省用水量,其补充水量只有混式的
1/ 100 左右,特别适用于我国富煤缺水的三北地区 I41.
1.2 冷却塔的功能
冷却塔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水或冷空气与从汽轮机出来的热蒸汽来完成热的交 换,从而降低热蒸汽的温度。水与热蒸汽或空气与热蒸汽之间的能量传递是通过 冷却培的冷却设 备采完成的 ,这部分称为功能单元。冷蚓 苦的冷却效率的高低与 功能单元的优劣是密不可分的 .冷却设备各组件功能的先好决定了冷却 系统的正 常运行和电厂设备的功能的优劣:而冷却塔的儿何尺寸 与整个冷却设备的经济性
有
图1.2 左一为间接空冷培其余四座为温冷珞
在工业生 产过程中 产生的成热 必须要通过各种介质来冷却。就 当今的技术水 平,使用煤炭发电的最大热 效率约为 35% ,采用核燃料发电的热效率约 为 50%,
剩下的一半多都给浪费掉 了,浪费了十分宝贵的天然能源 。在热电厂中,影响电 厂发电效率最 主要的因素就是热能的利用率,大量米经利用的热能在蒸汽的冷却 过程中给损失掉了,这大大降低了发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发电厂的效率跟循环水 的温度降幅成正比关系 ;对于利用煤炭发电的电厂来说 ,循环水的温度每降低一 摄氏度 ,电厂的效率就能提高 0.45 个百分点:对利用核能发电的电 厂,循环水每 降低一摄氏度 ,电厂放率就能能提高 0.7 个百分点。为了增大循环水的冷却效果 , 提高电厂的热能利用率 ,冷却塔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大,同时随 着电厂机组容量的 增大,为了满足冷却工艺的要求,超大型的冷却塔也随之而出。而我国规范适用 范围是高度在 165m 以下的,目前冷却塔规模的发展己经远远超出规范要求。另外 ,
在电厂建设投资中,冷却塔投资要占相当大的 一部分例。
在工业生产中最常采用的冷却介质就是水,因为水的热容量 比较大,来源广 泛 ,而且 比较经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越来越大 ,而我国的水 资源比较短缺,特别是在 三北地区 ,而我国煤炭 大部分都分布在三北地区 ,因此 对水资源的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是一个分 严暖的挑战。 一个大型的化工厂冷却 用水每小时越 5 万立方米,其蒸发损失的 水量相 当于一个 20万居民城市的生活用
水量。而火电厂的用水量更大 ,一个 3000 兆瓦的火力发电厂的用水量相当于 十个
大型化工厂的用水量,并且同等功率核电厂的用水量还要更大。由此可见发电厂 的水损失是十分严重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递增, 因此 我国的水资源特别是对于 富煤缺水的西北地区会越来越紧张 。同等条件下空冷塔 的水损失量相当于湿冷塔的 11100 ,为 了解决未来缺水的问题,超大型间接空冷培
将成为火电厂冷却塔的首选之一。
1.3 双曲线形冷却塔的技术发展概况
1.3. 1 国外概况
从冷却塔结构的发展史上看 ,双曲线型通风筒外壳有木的、钢的 、索网的、铝 板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等 等。但现阶段在工程中事实上大 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陶线型冷却塔。最早提出利用钢筋混凝土来建 造冷却培 的是荷兰学者Iterson; 最早的双曲线形冷却塔是出德国建造于 1938年,它奠定了
冷却塔型的设计基础 : 第一座百米以上的双曲线形冷却塔是由美 国建于 1958年:
英国于 1962年建造的干式冷却塔翻开 了冷却塔发展的新的一页,为冷却塔的冷却 方式开辟了 一条新的途径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冷却塔在德国 ,其高度已经超
过200m。
冷却塔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在二十世纪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冷却塔的发展 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主要有罗比锡 、弗拉索等人。薄膜理论,又称无矩理论最早是 1953年由罗比锡等人提出。薄膜理论考虑了旋转壳体的厚度变化,但是不能考虑 壳体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其假定壳体上的应力沿厚度方向均匀分布,壳体截面 上只有轴向力。由于这种理论不能考虑弯矩的作用,所以用无矩理论所求得的结 果往往不能满足边界条件,只能作为近似解。旋转壳弯曲理论又称有矩理论,是 1958年由弗拉索提出的 ,有矩理论考虑 了壳体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弥补了无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临界锅炉启动分离器应力疲劳寿命分析-工程热物理专业论文.docx
- 超临界醇热技术制备全波段光催化 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工业催化专业论文.docx
- 超临界高压锅炉管坯P91锻后炸裂分析及工艺改进-材料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二维有机材料的器件优化及界面研究-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亲水SiO2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可控制备及其微乳液分离应用-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论文.docx
- 超低功耗125KHz信号接收器的研究和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超仿棉聚酯水刺医卫非织造材料的研究及性能-纺织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论文.docx
- 超低压抗辐射SRAM设计-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低功耗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芯片射频模拟前端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超大容量光交换机中器件约束下Clos网络路径研究与设计-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大广角畸变图像的校正和展开-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大容量多波长全光再生与基于OEO的大量程、高精度绝对距离测量技术分析-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超大开口重吊型多用途船结构强度分析与研究-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大断面波纹钢腹板箱梁节段模型试验-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大断面浅埋岩层隧道施工方案优化及稳定性评价研究-岩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大构件分区自适应定位加工及其可移动机床的研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 超大规模Clos网络的路由算法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超大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大规模的短文本聚类研究-计算机技术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