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一次就OK__李天道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2 页 第 3 页 万事不求人是虚言 求人就是求生。 人在社会 中生活,必须求人帮助 ,所谓 “万事 不求人 ”既是 自欺 ,更是欺人。 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许行的楚国人到滕 国,他 和 自己的几十个 门徒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 ,靠编草 鞋、织席子谋生,以能 自耕 自足、不求他人为乐, 并据此指责滕 国的国君不 明事理 。因为在许行看 来,人不能依赖别人,不能向人求助 ,所 以身为一 第 4 页 个真正贤明的国君 ,他既要替老百姓服务 ,同时还 要和老百姓一样 自耕 自食 ,如 自己不耕种而要别人 供养 ,那就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国君。 一个叫陈相 的人把许行 的所作所为及其主张告 诉 了孟子 。 孟子问陈相: “许行一定只吃 自己耕种收获的粮 食 吗 ?” 陈相 回答:“是 的 。” 孟子接着又问: “那么,许行一定 自己织布才穿 衣吗 ?他戴的帽子也是 自己做 的吗?他煮饭 的铁甑 都是 自己亲手烧铸 的吗?他耕作用的铁器也都是 自 己亲手打制 的吗 ?” 陈相 回答 : “都不是 的 。这些物 品都是他用谷 米 、草鞋 、草席这些东西换来 的。” 孟子说: “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许行 自己不明白 事理了。” 孟子一连 串的提 问极为高妙 。透过这段对话 , 孟子生动地给我们揭示 了一个人生哲理 就是人 第 5 页 无事不求人。 现实生活 中一个人难 以离开 同事、朋友、亲人 的照护、关爱、帮助。与周 围的人友好、融洽、互 利 、互助 的往来越广泛 ,得到 的温暖和幸福就越 多。善于与人交往与求人者具有稳定的安全感 ,他 们身上好像系着安全带,平时无 明显感觉,一旦出 现剧烈动荡,安全带便会发挥作用,使人获救,重 新获得安宁平静,而这种平衡又将传递新 的讯息, 产生新的力量。 人是群居者,任何人都不能与世隔绝而独 自生 存 “万事 不求人 ”很难 ! 美 国农村一些幼稚 园的老师之所 以愿意驱车数 十里,和另一幼儿园的保姆交谈几句即刻返回,就 是为了求得心理的平衡。 法 国有些富裕 的老妪之所 以登广告愿给他人当 保姆,也是为了求得精神和心理的满足。 联邦德国维肯罗得村的卡尔, 年 月 日 度过百岁诞辰。 年前 ,当他妻子去世后 ,他每星 第 6 页 期要骑车去邻近 的海尔萨村两次 ,风 雨无 阻、从不 间断 原来他热恋着住在那个村里的 岁老妇人 弗丽达 。 年后,老翁得到了第一个亲吻;又过了 年,终于如愿 以偿。 老寿星的恋爱最重要 的因素显然是为排除寂寞 求得心灵的寄托,可见人与人之间交往与双方需求 上 的相辅性直接相关。 人都需要他人的关注和尊重 ,需要朋友 的情谊 和友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扶持和互助。朱迪 皮尔逊先生的研究表 明,由于社会趋于大规模化和 大范围化,使人产生无足轻重或失控 的感觉,人们 寻找着 自己在社会 中的位置 ,并试 图驾驭这个世 界。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 帮助并帮助他人,希望 自己能完全参与社会。 求人与被求,人与人之间的互求互助、互相交 往是需要的来源,也是欢乐的来源 。孔子曰: “有 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代诗人王勃吟哦 “十 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诗人

文档评论(0)

七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