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械手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仿人机械手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仿人机械手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

致谢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经历了找工作的喧嚣与坎坷, 我深深体会到了写作论文时的那份宁静与思考。回首三年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 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导师刘新华副教授,从论文定题到写作定稿,倾注了导师大量的时间 与心血。在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深深受益于刘老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他 作为导师,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师从 刘老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在此谨向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三年的时间里,实验室的师兄师弟们刘浩、刘永志、刘友会、李奇、路和、许召 波、崔小龙、宋国民、陈庆庆、王冬冬、李生鹏、陈小虎、王利锋在我的学习生活和 实验环节中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和鼓励,三年来,我们朝夕相处,共同进步,感谢你们 给予我的所有关心和帮助。同窗之谊,我将终生难忘! 在此要感谢我生活学习了七年的母校——中国矿业大学,母校给了我一个宽阔的 学习平台,让我不断吸取新知,充实自己。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他们是我多年求学路上 的坚强后盾,在我面临人生选择的迷茫之际,为我排忧解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照 顾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的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在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法中给予了许多 富有启发性的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功率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动力传递失效机理及 其控制方法研究、中央高校重大项目培育专项基金:多轴联动数控系统关 键技术研究(2014ZDP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动力学演变过 程的多尺度模拟、横向项目:特殊运输条件下井下斜巷跑车防护装置技术 应用研究(2014050027)。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并给予宝贵的指导。在此谨向各位 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摘 要 仿人机械手从假肢起源,经历了若干代的发展,现在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它是一个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为仿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仿 人机械手结构的设计可以比人手更为强壮,动作更为迅速,但就任务执行的广泛性和 复杂性来说,由于驱动器、传感器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的限制,其尚不能与人手的灵 巧操作能力相匹敌。因此,仿人机械手在对人手外观、结构以及抓取操作的模仿之外, 更需要结合其优势,针对能够保证操作任务顺利进行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设计了仿人机械手的模块化结构,对其做了手指运动学和静力学以及工作空间分 析,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仿人机械手具有良好的机械结构性能和具备较 大的抓握空间,能够满足设计目标。 给出了仿人机械手总体控制方案,对 DSP 芯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 电源芯片、传感芯片等主要硬件进行了分析与选型,并对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 通讯模块和传感信号处理模块等主要子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 结合次胜者受惩罚(RPCL)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ROLS)算法,改进了 RBF 神经网 络;建立了单手指神经网络动力学特性模型,并设计了控制器,经稳定性理论分析和 仿真可知:该控制方法是稳定的,具有很小的跟踪误差,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未知的 非线性动态系统和外界干扰。 构建了控制系统软件总体及其主要模块框架,搭建了仿人机械手实验平台,并开 展了单手指以及整手抓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仿人机械手具有良好的单手指控制 性能且具备较好的某一物体抓取功能。 该论文有图 65 幅,表 3 个,参考文献 96 篇。 关键词:仿人机械手;工作空间;RBF 神经网络;动力学特性;控制性能 I Abstract Humanoid robot hand birthed with prosthetic and developed several generations, and which has entered into a fairly mature development stage. It is a mechatronics system with the feature of high 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ce. As the end-effector of humanoid robot, humanoid robot hand can be designed with powerful structure and rapid movement. As respects of executing task extensively and complexly, due to the technology limitations, su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