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江津区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江津区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江津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16年,建成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其中在南部山区大力发展名优茶叶,建富硒茶叶基地1个,面积为1 333.33hm2。该文就江津区茶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重庆市江津区;茶叶;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74-02
重庆市江津区位于长江上游,三峡水库末端,地处重庆西南部,是重庆市“1h经济圈”核心圈层,也是重庆市茶叶生产的重点区县之一。2012年10月,江津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江津府发〔2012〕84号),到2016年,建成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其中在猫山上大力发展名优茶叶,建成富硒茶叶基地1个,面积为1 333.33hm2。为实现该目标,笔者就江津区茶叶生产的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阐述分析。
1 江津区茶叶生产现状
1.1 茶园分布情况 全区现有茶园900hm2,品种主要为四川中小叶群体品种,约占85%左右,分布在嘉平、蔡家、李市、德感、永兴、塘河、西湖、珞璜等8个镇(街)。2012年共产茶980t,其中名茶35t,优质绿茶420t,大市茶525t,总产值为4 760万元。其中分布最为集中的是在江津的南部山区、且土壤富含硒的猫儿山一带,涉及3个镇8个村,即嘉平镇的天水村、寒坡村、月沱村、紫荆村,蔡家镇的鸳鸯村、文昌村,李市镇的龙吟村、两岔村等,茶园面积为667hm2,占全区总面积的74%;2012年共产茶810t,产值为4 300万元,分别占全区的82%和88%,为我区的茶叶生产核心基地。
1.2 茶叶加工情况 在猫儿山核心区域内,共有12个茶场(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个,即重庆市江津区嘉平洞子茶厂(嘉平镇天水村)、重庆市江津区绿满园茶厂(李市镇龙吟村)、江津区蔡家真云茶叶加工厂(蔡家镇鸳鸯村)、江津区蔡家鹊如茶叶种植场(蔡家鸳鸯村),面积均在67hm2以上,厂房及初、精制加工机具较为齐全,也有一定的名优茶生产设备。但总体来讲,设备还比较陈旧,名优茶加工机具不配套,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而其他茶场设备比较差,只有初制加工设备,加工的茶叶品质较差,未能充分发挥茶叶的经济效益。
1.3 茶叶品牌现状 江津区茶叶品牌主要有重庆市江津区嘉平镇洞子茶厂生产的“四面碧芽”、重庆市江津区绿满园茶厂生产的“品天下”2个,其中“四面碧芽”于2012年5月、6月,分别在重庆市第九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和“中国西部茶叶博览会”名优茶评比中获名茶类银奖,为江津区争得了荣誉。
2 江津区发展茶叶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茶叶的优势
2.1.1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江津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 030mm左右,年均温18.4℃,年日照时数1 273.6h,全年无霜期341d,相对湿度81%以上,具有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尚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十分适宜于茶树生长。江津区一般在2月上旬开园制作名茶,比同纬度的浙江杭州早采30d左右,为发展早市名茶和优质绿茶提供了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
2.1.2 有丰富的宜茶土地资源 江津区南部山区的成土母质有三叠系的须家河组、白垩系的夹关组,侏罗系的蓬莱镇组等,土层深厚,pH4.5~6.0。在猫儿山茶叶核心区域内田少坡地多,适宜于种茶的坡地达2 000hm2,又远离城镇,无污染,且土壤均为富硒地层,含硒量为0.47mg/kg,为打造富硒茶叶基地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2.1.3 茶叶生产有较好的基础 江津区南部山区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据《江津县农业志》记载:“清康熙四十八九年(公元1710、1711年),‘羊景、洪洞、旋水居民相率栽种’。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年产茶叶3万余斤(1.5万余kg)”。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茶农已积累了丰富的种茶和制茶经验。嘉平洞子茶厂有67hm2茶园于2010年通过了农业部有机茶认证,该厂生产的“四面碧芽”曾多次在重庆市、四川省名优茶评比中获奖,为我区高端茶叶产品的发展、品牌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2.2 存在问题
2.2.1 茶叶生产的基础设施较薄弱 我区的茶叶多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的,无整体规划,建园基础差,交通不便,生产便道、水池、沟渠、管网等建设也不配套,严重限制了我区茶叶生产的发展。
2.2.2 制茶设备落后,品牌不够响亮 我区的茶园面积及产量虽在重庆排名前几位,但由于制茶设备落后,规模不大,加之以前不注重品牌的打造,营销方式也单一,使我区的茶叶效益未能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汤显祖和牡丹亭.pptx VIP
-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Android基础050324第三次形考作业.doc VIP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慢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分层和诊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pptx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中级商务汉语 全套课件.PPT VIP
- 中国式现代化党课学习主题教育.pptx VIP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pptx VIP
- 营养科患者营养评估.pptx VIP
- IPC-A-610E-2010 国外国际标准.pdf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1 数据与计算沪科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