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原型近自然河道建设的模式的研究.docVIP

浙江省平原型近自然河道建设的模式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平原型近自然河道建设的模式的研究

浙江省平原型近自然河道建设的模式的研究   摘要 以宁波植物园概念性规划为例,介绍平原型近自然河道的分布、特点、建设策略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从生态驳岸类型、自然缓坡设计、植物措施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提出系统的近自然河道设计方法。   关键词 平原型近自然河道;分布;特点;策略;措施;宁波植物园;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TV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255-02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Mode of Plain Type Near-natural River in Zhejiang Province   YAO Guo-liang HE Meng TANG Ying   (Huzhou Haoshan Haoshui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Huzhou Zhejiang 313000)   Abstract Taking Ningbo Botanical Garden for example,the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plain type near-natural rive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type,natural slope design,plant measures,etc.,experience was summerized,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near-natural river was proposed systematically.   Key words plain type near-natural river;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strategy;measures;Ningbo Botanical Garden; Zhejiang Province   1 浙江省平原型河道分布概况   浙江省东部及北部以浙东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为主干,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河湖相连,为冲击平原。其中沿海的平原自南向北包括温瑞平、温黄临、萧绍宁、杭嘉湖等平原。河谷平原主要分布于各河流中下游沿江两岸。   2 浙江省平原型河道特点   平原区河道具有变幅较小、水位变化缓慢、流速缓慢等特点,呈网状水系,通航功能的规模有所不同。平原区河道的立地条件较好,岸坡多为沙壤土及壤土。由于平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干预河道的因素比较多,强度大,造成河床泥沙淤积,降低了调蓄能力,使河道的水质变差,行洪排涝不畅,严重地威胁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3 浙江省平原型近自然河道建设策略   河流的近自然化,不能简单地将之理解为通过鱼类水禽的放养,或岸坡的种草植树等,保证清水的流淌。而是对城镇河流近自然化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考虑及分析,针对不同场地的实际,采取不同的策略。主要包括近自然河道设计方法(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及河道的自然恢复措施(后期)等,以有效地对河道生境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提高,进而对河流廊道的乡土物种进行恢复,以扩大空间,实现近自然设计的目的。   平原型自然河道河岸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植物措施,河岸型式的发展趋势即为柔性复式河岸。河道工程的设计应尽量避免白化、渠化及硬化,生态河岸的重要标志即为维持河岸生态系统的连续性[1]。   4 具体措施   4.1 项目概况   宁波植物园的规划占地总面积为200 hm2,其用地与宁波市镇海新城紧邻。系贯通镇海区东西的主要灌溉、通航、引流等河道。该地有池塘、河流,地势平坦,西至329国道,北至文体东路,东至兴海大道,南至北外环。其中,中大河长为23 km,宽平均为22 m,水深平均1.45 m,源于镇海汶溪大斗山、溪秃脑山、万丈山。镇海雨量充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 310~1 370 mm,年平均降雨日为148 d。   4.2 建设模式   (1)提倡自然缓坡,减少垂直式断面。平原河道堤防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势及地形,并结合河岸景观及挡土墙的设计,一般堤防的设计高度不宜过高,为了对堤防特征进行掩盖,达到人在堤边行走时无堤之感觉,可通过突出水景设计、采用不同造型和形式的挡土墙等。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域特色、风土民情等,建设亲水平台,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塑造包括水、石、物、绿、路等要素的园林式滨水景观(图1)。   (2)自然型生态驳岸设计。若河道有通航要求,在设计河道断面时,为了增加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减少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可采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