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患者周围静脉穿刺的方法的探讨
特殊患者周围静脉穿刺的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特殊患者; 血管暴露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77-02
静脉穿刺技术是护理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普通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困难,而对于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减少重复穿刺,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护患纠纷,又缩短了抢救时间,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 ~ 2009年特殊患者静脉输液400例,年龄20 ~ 94岁,平均年龄49岁;男220例,女180例。其中2007年1月~ 2008年4月高度水肿28例,失血、脱水、休克76例,肥胖25例,老年或瘦弱者40例,肝硬化27例,狂躁不安者4例,共200例,为对照组;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高度水肿24例,失血、脱水、休克72例,肥胖35例,老年或瘦弱者42例,肝硬化22例,狂躁不安者5例,共200例,为实验组。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7号头皮针穿刺。穿刺时选择手背静脉,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对照组按教科书丁言雯主编的《护理学基础》一书中静脉输液法进行穿刺。实验组的穿刺方法如下。
1.2.1 各类特殊患者的穿刺的方法 ①高度水肿患者。因皮下水分较多,血管被水肿组织掩盖,暴露很差,就必须有计划地选用静脉。选用原则从远端到近端,一般从手背开始。穿刺方法: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静脉,穿刺时患者的手自然放松,护士左手绷紧患者皮肤,使静脉处于相对直线,在穿刺部位用拇指或食指向下挤压,也可沿血管走行方向上下推挤,使皮下组织中的水分暂时向四周扩散。当穿刺部位的血管充分暴露时,立即消毒,以30°~ 40°角直接从静脉上方快速刺入,见回血后再稍进一些,固定针头。②失血、脱水、休克患者。由于此类病人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血管血容量少,静脉压低,血液浓缩,静脉管腔塌陷。临床操作中发现通过反复扎止血带,扎止血带的部位离穿刺点小于6cm可有效提高血管的充血程度,加大血管的暴露;或将肢体垂直活动一下,再在穿刺部位上端按压,将肢体连续屈伸活动几次,然后用左手拇指沿静脉方向压血管即可充盈;或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尖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如不见回血可稍等片刻或在针头上方再挤压一下,这样可见血液回流。③肥胖患者。这类病人皮下脂肪丰富,血管暴露不明显,但血管弹性好,活动比较少。遇这种情况时可采用探索进针,按血管解剖位置,沿血管走行方向用左手食指在皮肤上触摸,从中体会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当手指摸到有弹性血管感时,沿此方向在血管上以20°~ 30°角缓慢探索进针,见血后再进少许固定针头。④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或瘦弱者。这类病人血管周围组织较松,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滑动,复穿次数多,造成常规部位静脉壁针孔多,加上间隔期短,再次复穿时,原针孔将会出现硬结阻滞或血液外渗,常伴有淤血、青紫现象,使静脉难以显现,从而形成穿刺中的难点。穿刺时宜用左手食指、中指分别将穿刺部位的皮肤向上下拉紧固定,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老年患者静脉脆,注意穿刺完毕松止血带时易出现连带性刺破血管,所以松止血带时应轻柔。⑤肝癌患者。这类病人静脉脆性大,凝血机制差,血管易刺穿。穿刺时针头宜选小号,进针宜缓慢,从血管旁刺入后找血管,针头进入血管宜多些。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要5min,以免淤血影响下次穿刺。⑥狂燥不安不听劝阻的患者。选择腕关节3cm以上肘窝2cm以下处的静脉,一般情况不选择下肢静脉,迫不得已时可选择足背静脉及小腿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导致血栓,且病人活动时不方便),这些地方远离关节对病人活动影响不大,可按常规穿刺,针头部位固定好,距离穿刺点5~ 10cm,用一条胶布固定皮管,离针头20~ 25cm再用胶布固定输液管以防病人突然活动时针头被牵拉出来,最好由患者的亲属轻轻握住输液的肢体,既可安定情绪又可以起固定的作用。
1.2.2 固定方法 周围静脉穿刺时固定方法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时引起针头滚动、滑脱、针头刺破血管,影响下次穿刺,延误抢救时间,其失败原因为粘贴胶布的手法不当,胶布排列不规则及胶布的长宽度不合格。胡庆华[1]等人认为根据力学与美学的原理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其胶布的长宽分别为7.0~9.0cm、0.8~1.0cm为宜,3条胶布均应平行排列与针尖垂直,间距0.8~1.2c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