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科病人的护理(本科)课件.ppt
健康指导 ?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2、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感染; 3、正确滴鼻、擤鼻和滴耳,尽量不用耳毒性药物; 4、积极预防和治疗鼻部、咽部、耳部疾病及上呼吸道感染; 5、高空飞行上升或下降时,可做吞咽或张口说话动作,使咽鼓管两端压力平衡; 6、纠正挖耳的不良习惯;不要在污水中游泳,有水入耳要及时引出或尽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洗头、洗澡时,外耳道口用干棉球堵住,以免污水进入耳内;婴儿要防止乳汁或泪水流入耳内; 7、饮食忌辛辣刺激、燥热之品及虾、蟹等荤腥发物; 8、定期门诊复查,如有感冒、耳痛、耳道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种类 项目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感音神经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定义:是指由于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阻碍了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导致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 2、病因:根据导致听力障碍的不同病因,可分为3类。 ① 遗传性聋 ② 非遗传性先天性聋 ③ 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 3、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进行听觉言语训练,适当应用人工听觉。 ①药物治疗:根据耳聋病因与类型选择适当药物,同时可用辅助治疗聋药物,如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栓溶解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以及能量制剂等。 ②高压氧疗法:对早期药物性聋、突发性聋、噪声性聋、创伤性聋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3、治疗要点 ③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内耳可逆损害部分恢复功能。 ④应用助听器 ⑤人工耳蜗植入:适用中青年双侧极度耳聋使用高功率助听器无效耳内无活动病变。 4、案例分析 王XX,男,18岁,2010年1月18日以“双耳听力下降10年”入院。入院时症见:双耳听力下降,无伴耳鸣,无耳胀痛,无耳流脓。专科检查:声阻抗示正常,双耳廓正常,双外耳道未见异常,双鼓膜完整,颜色正常,标志清。 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双) 治疗方案: ①川芎嗪静脉滴注,银杏天宝口服以行气活血通窍 ②丹参针耳周穴位注射及电针治疗、耳鸣治疗、脑反射治疗以改善耳部血液供应。 ③中药以行气活血通窍。 5、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护理 护理诊断 ①感知改变 听力减退与内耳或听觉中枢的病变有关; ②语言沟通障碍 与耳聋有关; ③知识缺乏 缺乏感音神经性聋相关治疗与预防知识 (2)护理措施: ①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②为病人推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 ③需行人工耳蜗植入者,应告知手术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同时协助病人做好全面而系统的检查,主要包括医学常规检查、听力学检查以及精神因素检查等。 ④人工耳蜗植入后,一般在术后10天-4周进行言语处理器的调试编程。病人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以重建或增进病人的听觉和语言能力。 ⑤对经治疗无效的双侧中重度、重度或极重度聋学龄前儿童,应及早运用言语仪、音频指示器等适当仪器,进行听觉言语训练,是患儿能听懂(或唇读)他人口头语言,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⑥健康指导: ⅰ、加强孕、产期的妇幼保健,减少新生儿耳聋的发生率,广泛开展胎儿、婴幼儿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者做到早期发现与防治。 ⅱ、重视老龄人口听力保健,预防老年性聋的发生或延缓其发生发展。 ⅲ积极防治营养缺乏疾病,增加机体对致聋因素的抵抗能力。 ⑥健康指导: ⅳ、降低环境噪声,加强防治措施。 ⅴ、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损害听力的药物,同时加强用药期间的听力监测,一旦出现听力受损征兆立即停药并积极治疗。 ⅵ、提高生活水平,防治传染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减慢老化过程。 . . . . . . . . . . . . . . 耳科病人的护理 广东省中医院五官科 彭素清 学习目标 1. 掌握掌握感音神经性聋、中耳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滴耳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音叉试验的检查方法及护理配合。 2.熟悉感音神经性聋、中耳炎、中耳炎的护理评估和治疗要点, 3.了解耳的解剖及生理, 一、耳的应用解剖生理 耳的解剖 一 耳的解剖与生理 耳由外向内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一)外耳 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二)中耳 是鼓膜至内耳外壁之间的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狭义的中耳仅指鼓室及其内容结构。 (三) 内耳 又称迷路,分为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 耳的生理: (一)听觉生理 (二)平衡生理(前庭) 附: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声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