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纹草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的方法的研究.docVIP

红网纹草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的方法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网纹草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的方法的研究

红网纹草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的方法的研究   摘 要:以红网纹草的顶芽、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最佳消毒方法的研究。首先以叶片为外植体,筛选最适宜的次氯酸钠浓度和升汞浓度,即进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1%,2%,5%)和升汞(0.05%,0.10%,0.15%)的单因素试验。继而进行外植体(顶芽,叶片,茎段)、2%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5,10 min)、0.10%升汞消毒时间(0,5,10 min)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适合红网纹草外植体的次氯酸钠和升汞浓度分别为2%和0.10%;在正交试验中,茎段与叶片污染率相同,均低于顶芽,但茎段成活率最高,因而为理想的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将茎段外植体在2%的次氯酸钠中消毒5 min,再在0.10%的升汞中消毒5 min。此种消毒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最低为0,存活率最高为100%,是适宜红网纹草的最佳消毒方式。   关键词:红网纹草;组织培养;消毒方法;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S682.3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8.029   红网纹草(Fittonia verschaffeltii)是爵床科草本植物,叶脉红色网纹状,耐阴湿、喜温暖,是一种珍贵的室内观叶植物[1]。主要以扦插或分株法进行繁殖,因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不易发根,只能在春、夏两季育苗。由于常规方法受季节影响较大,且繁殖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2],因而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红网纹草的快速繁殖。   由于红网纹草茎段部位有较多纤毛,且叶背脉络较深,这为其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消毒带来一定困难,而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前提和保障。不同植物材料、不同部位其消毒试剂和消毒时间不尽相同[3]。尽管近几年来国内开展了一些关于网纹草属的组织培养研究[1-2,4-9],但仅局限于白网纹草[1-2,4-8],关于红网纹草的组织培养研究仅有1篇[9],尚未见关于红网纹草组织培养消毒方法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红网纹草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消毒试剂和消毒时间,为红网纹草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红网纹草购自哈尔滨市花卉市场,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顶芽、叶片、茎段为外植体。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预处理 将剪好的外植体盛装于小烧杯中,先用洗衣粉水冲洗10 min,再用流水冲洗10 min,直至小烧杯中的洗衣粉泡沫冲洗殆尽。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洗好的外植体移入已消毒的空瓶中,用75%的酒精浸泡30 s,不断摇晃容器使外植体充分接受酒精的杀菌作用。倒出酒精,倒入无菌水涮洗1次,然后按试验设计要求对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试剂、不同时间的浸泡消毒。若消毒试剂为次氯酸钠,则用无菌水冲洗3次;若消毒试剂为升汞,则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充分消除残余升汞对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抑制作用。   将已消毒的外植体置于铺有无菌滤纸的超净工作台上,使其充分吸收外植体表面的水分。剪掉顶芽外植体形态学下端与消毒试剂接触的部位,再将其剪成1 cm左右的小段;剪掉茎段外植体两端与消毒试剂接触的部分,再剪成1 cm左右的小段;剪掉叶片外植体四周与消毒试剂接触的部分,再剪成1 cm2左右的小块。将3种外植体接种于MS+6-BA 2.0 mg?L-1+NAA 0.2 mg?L-1的诱导培养基(添加7.8%琼脂、25 g?L-1蔗糖)上,调节pH值至5.8~6.0。培养室温度25 ℃,光照强度3 000 lx,光照时间16 h?d-1。   1.2.2 单因素试验 筛选次氯酸钠和升汞的最适浓度:以红网纹草叶片为外植体,设置次氯酸钠1%,2%,5%和升汞0.05%,0.10%,0.15% 3个浓度水平的6组处理,每组处理均消毒10 min,每个处理30瓶,每瓶接种1个外植体,试验重复3次。30 d后,统计污染率、死亡率,筛选出最适合红网纹草的次氯酸钠和升汞浓度。   1.2.3 L9(34)正交试验 筛选适宜的消毒试剂和消毒时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外植体(顶芽、叶片、茎段)、2%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5,10 min)、0.10%升汞消毒时间(0,5,10 min)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3]。按照表1、表2共进行9个处理,每个处理30瓶,每瓶1个外植体,试验重复3次。30 d后,统计污染率、死亡率、成活率,进而探究出红网纹草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制表,统计污染率、死亡率和成活率,利用SPA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利用邓肯氏多重比较(Duncan’s mul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