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跨文化交流-精选(公开课件).ppt

第五章跨文化交流-精选(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跨文化交流 第一节 文化和商务文化 价值观--文化的基础 道德标准、个人自由、时间观、对变革的态度、集体感、金钱观、风险意识、男女地位等 语言--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教育 教育理念与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水平 风俗习惯 宗教伦理 物质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基础设施、金融基础、行业水平、密集程度等 宗教可定义为:在教义的范围内,共享信仰与仪式的体制。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微妙、复杂而深远。 最重要的有5种: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儒教。 基督教对经济的影响: 新教教徒的职业道德 某些社会学家认为,在基督教的两个主要分枝天主教和新教中间,新教对经济的影响更为重要。1904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将新教道德与 “资本主义精神” 联系起来,并因而成名。 韦伯注意到资本主义兴起于西欧。他指出,在西欧:商界领袖、资本家、高级技工、以至现代企业中受过高等技术和经济学培训的人员、全都是新教教徒。 新教的道德观强调努力工作和创造财富的重要性( 为了上帝的荣耀) 和节俭(节制世俗享乐) 。这正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那种价值观。新教徒工作刻苦并且按步就班地积累财富。他们的禁欲主义信仰,使他们不是将财富消耗在纵情的世俗享乐之中,而用于扩张资本主义企业的再投资。这样,刻苦工作和资本积累( 用于金融投资和扩展企业) 相结合,为西欧及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主要宗教。有信徒7亿5千万人。公元610年,先知穆罕默德开始传播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信徒称做穆斯林。伊斯兰在超过3 5个国家人口中占大多数,居住在从非洲西北海岸,经过中东,直至远东的中国及马来西亚连绵延伸的土地上。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原教旨主义者要求严格遵守传统的伊斯兰教和宗教仪式。结果,确认伊斯兰价值观的象征性事物的使用显著增加。妇女们再一次穿起拖地的长袖女服并包起头发,大学里增加了宗教课程,宗教小册子的出版也增加了,在公众 场所可听到更多的宗教演讲。此外,某些原教旨主义者团体仇视西方的情绪日益增长。不管对还是不对,他们把一切社会弊端都归罪于西方影响。许多原教旨主义者采取行动来反对西方政府、文化标志、工商企业以至个人。 伊斯兰教对经济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许多经济信条赞同自由企业。古兰经支持自由企业,同意通过贸易和商业获取合法利润(穆罕默德曾一度经商)。虽然伊斯兰教认为,真主(上帝)创造并拥有万物,人们的一切财产都是上帝的恩赐,但伊斯兰教极为保护私有产权。按伊斯兰教的看法,持有产权 的人只是受托代理人,他有从此财产中受益的资格,但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所有者。 伊斯兰教告诫持有财产的人运用财产时要正当、节俭和符合社会利益。这反应了伊斯兰教对社会公正的关心。伊斯兰教谴责靠剥削他人获利的人。按伊斯兰教的世界观,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群体中富有和成功的人有责任帮助处于困难的人。简而言之,在穆斯林国家,只要是用正当手法获利,而不是靠剥削他人为自己谋利,赢利就会一切顺利。如果能用赚来的利润从事慈善事业帮助穷人,那办事就会更加顺利。此外,伊斯兰教强调,履行合同义务、遵守诺言和不说谎话的重要性。 印度教 印度教约有5亿教徒,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印度次大陆。4 000多年以前印度教发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印度教徒认为社会中存在一种叫做德(达磨)的精神力量,它要求人们接受某些义务。印度教相信轮回转世,死后会进入另一个肉身而再生。印度教徒也相信因果报应,即每个人灵魂的精神净化。一个人生活中的作为影响他(或她)的因果报应。 印度教对经济的影响 印度教中包含的苦行禁欲信条,使印 度教不能像基督新教那样鼓励企业活动。按韦伯的说法,传统的印度教价值观强调,不以物质成果,而是以精神成果来评价每一个人。印度教徒认为,追求物质利益将使自己难以达到涅磐。韦伯认为,由于印度教徒强调苦行禁欲的生活方式,因此,和虔诚的基督新教徒相比,虔诚的印度教徒较少参与企业活动。 佛教 公元前六百年,印度王子悉达多·乔达 摩在印度创立佛教。他放弃了财富去追求苦行者生活方式和精神完美境界。悉达多达到了涅磐,但他决定留在尘世来教导他的弟子,使他们也能达到精神大彻大悟的状态。悉达多被称为佛陀(意为“醒悟者” )。目前,佛教有2.5亿信徒,其中大部分在中亚和东南亚、中国、韩国和日本,按佛教的教义,人生充满苦难。苦难无处不在,它来源于人们享乐的欲望。 佛教徒的社会中找不到强调奋发进取行为的那种文化,而这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