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历史坐标及其价值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船历史坐标及其价值的研究

红船历史坐标及其价值的研究   【摘要】文章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坐标形成规律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考察“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坐标的形成历程,揭示其深刻意涵及其重要意义,并指出“红船精神”准确标识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精神气质。红船精神是党建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   【关键词】红船 红船精神 历史坐标 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的归纳和总结,“红船精神”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同,但是“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坐标的深刻意涵和重要价值有待于深入考察。本文将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坐标形成规律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考察“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坐标的形成历程,揭示其深刻意涵及其重要意义。   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概念和原则   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是指与革命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标识,该标识必须经过历史沉淀,并且标识指向具有唯一性,且容易记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标识必须具备密切相关性、标识唯一性、寓意丰富性和历史沉淀性。   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标识的密切相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情况。以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比如,井冈山标识、延安标识、西柏坡标识、红安标识等;以历史事件的主体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比如,白求恩标识、雷锋标识、张思德标识等;以革命事件发生的重要元素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比如,五四标识、长征标识、古田会议标识,遵义会议标识。不管是“井冈山”、“延安”、“长征”,还是“白求恩”、“西柏坡”等等,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并已经逐渐具有代表意义和内涵的标识符号,这些标识符号通俗易懂,寓意丰富。当人们谈论这些标识时,立刻就能想到标识背后的革命精神,也即是标识符号具有唯一性。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诞生的标识符号,“上海一大会址”、“南湖”、“一大纪念船”和“红船”都是基本元素。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召开地,且有众多的革命活动都在上海展开,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有人主张应该从上海选择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坐标,并以此标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但由于“上海一大会址”石库门的特殊性,不具备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特有标识的条件,而“红船”具备特定名词和重要专有坐标的性质,寓意丰富,极具想象和诠释空间,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红色地标和历史坐标。   “上海一大会址”是党创建时期重要的地理坐标   “上海一大会址”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的地理坐标,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召开,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58名党员①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俄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七天,都在这里召开。从此这座石库门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地理符号,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即“上海一大会址”。   石库门是一种中西结合、上海特有的建筑风格,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式样,不具备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的寓意性和历史沉淀性。据199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住宅建筑志》记载:1949年解放时,约有40%的上海人居住在石库门中。石库门拥有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空间格局和欧洲联排风格的布局,是独特的中国民居和西方建筑风格合璧的海派特色建筑。石库门显著的特点是:厚重乌漆的实心门两扇,门上镶铜环一幅,门框外围辅以一圈石头;门楣是最出彩的部分,早先为江南传统的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因西方建筑风格影响,而采用弧形或是半圆形等形状的山花楣饰,外墙配以西洋的雕花刻图。   石库门里弄俨然一个小社会,工厂、学校、商铺、佛堂、诊所、银行、电台、药铺、米店等都可以在石库门里找到踪迹。过街楼下的烟纸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般店面不大,但店里藏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用品。上海石库门不仅是上海一种特有、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而且也最能代表上海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活风情。“一大会址”所在的石库门当时还是在租界里,因此以石库门来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缺少与革命相关的特有精神寓意和想象空间,很难为大众所接受。   石库门是老上海的象征,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标识符号和象征之一,不具备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的唯一性。石库门不仅仅是中共一大会址,它还孕育了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石库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