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PAGE PAGE 5 送东阳马生序 章节(课题)名 称 送东阳马生序 学时 2-1 总课时 80—31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准确翻译课文,积累重点词语。 过程 方法 反复朗读,结合工具书,自主理解重难点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对友人别离的感情的认识解读和评价。 学生特征分析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情的描写与感悟。 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教学难点 理解送别诗的意蕴及作者接送别表达的深刻内涵与意义。 理解句意,结合背景,深入体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札记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2、提问背诵课文。 3、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二、学习研讨: 1、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他求学时的艰难的? 明确:三个方面:无书之苦、求师之难、生活之艰。 ②根据第二段内容,请具体指出作者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求学路途艰难;衣服破旧;食物粗劣。 ③文中写了教师的态度和同舍生的生活,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教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艰难和求学态度的诚恳。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在于与作者的贫困生活形成对比,突出作者生活条件的艰难,从而衬托他读书的勤奋、执著和以读书为乐、乐以忘忧的求学精神。 ④作者的勤奋又体现在哪里? 明确:体现在“手自笔录”、“色愈恭,礼愈至”、“略无慕艳意”等语句上。 ⑤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 明确: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⑥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现身说法,读起来也更亲切平易。 ⑦读了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动性;学习要勤奋刻苦;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示例: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赏析:“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一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但是,即便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 2、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四、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勤奋”、“专心” 名言警句 回忆加强训练记忆。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认识序这种文题。 学生齐读课文。 结合工具书自主翻译思考文章的内容与行文思路。 思考文中包含的深层意味与道理。 明确作业与重点字词。 为学习课文中包含的意义做好伏笔与铺垫。 熟悉回忆识记文中重点字词句。 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整体感知领悟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把握认识文章的写作手法。 个 性 化 教 学 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衣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縕袍敝衣廪稍之供、葛裘之遗 专心    住宿:行深山巨谷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从师:未尝稍降辞色、叱咄未有问而不告      勤奋    表现手法:      对比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