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控制的模式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控制的模式
摘要 规模化猪场由于猪群数量上升,密度加大,导致猪群感染某些寄生虫,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甚至造成死亡。介绍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控制模式,采用寄生虫药物控制猪场的寄生虫感染,减少养猪产业链的经济损失,为养殖户养殖效益增加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控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 S85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29-03
近几年,随着养殖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推广、饲料市场的繁荣及市场行情的高涨,养猪效益得到提高,养猪业得到蓬勃发展,新建了一大批规模化猪场。规模化猪场的建立代表生猪养殖进入产业化、集约化阶段,也标志着猪饲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寄生虫已被消灭,相反,由于寄生虫感染率高而死亡率低,并且多呈亚临床症状,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猪群数量上升,密度加大,使猪群中接触传染的机会增大。规模化猪场也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可能,严重影响猪生长速度及饲料转化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措施控制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是规模化猪场增长经济效益、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该文讨论规模化寄生虫控制模式,旨在控制猪场的寄生虫感染。
1 规模化猪场的主要寄生虫及其传染途径
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主要有原虫、线虫、体外寄生虫,而猪场的绦虫、吸虫感染较少。
1.1 原虫
1.1.1 球虫。球虫是一种引起仔猪消化道疾病(腹泻、消瘦及发育受阻)的原虫。其中以寄生于小肠的蒂氏艾美球虫、等孢球虫和寄生于大肠的粗糙艾美球虫的致病力较强。传播途径:球虫的虫卵随猪粪排出,呈卵圆形,卵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存活5-6个月,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完成孢子发育,成为有一定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仔猪食用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受污染。据报道,成年母猪带虫率较高,但都呈隐性感染,随时都可排出卵囊,这可能是引起新生仔猪球虫的重要传染源。
1.1.2 弓形虫。又称弓形体病,是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病原是龚地弓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自然流行中对猪的危害较大。传播途径:弓形虫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类似于球虫发育的裂殖体增值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猫粪排出体外,卯囊在外界环境中,经过孢子增殖发育为含有2个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猪食用猫粪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含有弓形虫速殖子或包囊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排泄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还可通过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1.2 线虫
1.2.1 蛔虫。蛔虫是蛔虫科的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是一种新鲜虫体,呈淡红色或淡黄色的大型线虫,虫体长而圆,表皮光滑,形似蚯蚓。传播途径:蛔虫的生活史比较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寄生于小肠内,雌虫平均每天可产卵10万-20万个,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开始发育,经15-30d发育成含有感染性幼虫的卵。感染性虫卵随饲料和饮水被猪吞食,在小肠孵出幼虫,幼虫钻入肠壁,进入血管,可由小静脉、肝脏、肝静脉、右心室达肺部。少部分幼虫不经血管,可直接由淋巴系统、胸导管经右心室而达肺部。幼虫在移行过程中进一步蜕化,然后从毛细血管逸出,钻入肺泡,顺着小支气管、气管,随着黏液一起到达咽部,再次被咽下,经食管、胃返回小肠,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这段发育过程一般需要2.0-2.5个月。
1.2.2 类圆线虫。类圆线虫属于类圆科类圆属。主要的传染类型有兰氐类圆线虫、韦氏类圆线虫、乳突类圆线虫粪类圆线虫。易感染猪的是兰氏类圆线虫,其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特别是在十二指肠的黏膜内。传播途径:类圆线虫的生活史比较特殊,有世代交替。孤雌生殖的雌虫在终宿主肠道产出含有第l期幼虫的虫卵并随粪便排到外界,发育为第1期幼虫。在较低的温度(25℃)和不合适的营养环境下,第1期杆虫型幼虫直接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丝虫型幼虫。在温度较高(25-30℃)且食物丰富时,第1期杆虫型幼虫在48h内变为性成熟的自由生活的雌虫和雄虫,交配后雌虫产生并排出含有第1期杆虫型幼虫的虫卵,之后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丝虫型幼虫。丝虫型的幼虫才对动物具有感染性。丝虫型幼虫钻入宿主皮肤或被宿主经口摄入。经皮肤感染时,幼虫通过血液循环到心、肺,然后通过肺泡到支气管、气管、咽,被吞咽后,到肠道发育为幼虫。经口感染时,幼虫从胃黏膜钻入血管。从宿主感染开始到虫体成熟产卵需10-12d。虫体在宿主体内的寿命可达5-9个月。
1.2.3 毛尾线虫。其是毛尾属的线虫寄生于家畜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由于虫体一端细,一端粗,外形像鞭子,又称毛首线虫或鞭虫病。此类线虫形状较一致。传播途径:猪毛尾线虫的雌虫在盲肠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询神奇的化学世界.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长大》教案设计.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化学试剂与实验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 ACCAHA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延迟退休政策深度解析.pptx VIP
- 桂13J603 住宅厨卫组合八字型变压式耐火排气道.docx VIP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docx VIP
- 《中国旅游文化》 课件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艺术文化.ppt VIP
- 《美国文学》教学课件Emily Dickinson (1830—1886).ppt VIP
- 规范《GB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