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词及其诠释的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词词及其诠释的方法

论词词及其诠释的方法   [摘要]以词论词是用韵文论文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其源自于论词诗,后延伸至词学领域。论词词在清代较盛,尤以晚清民国为最。晚清朱祖谋的《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集中体现了这种词论形式的发展和成熟。考察朱氏的论词词,可以看出其使用了知人论世、寻章摘句的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并有所新变,巧妙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他人的论词序跋及诗词化入论词词中,照应了词体文学的独特体式并达到了论词的目的。   [关键词】论词词;诠释;朱祖谋;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王小英,祝东,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9)09-0141-05      以韵文的形式论文学,中外文学批评史上都有经典范例,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王士祯的《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洪亮吉的《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二十首》,西方有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英国蒲伯的《批评短论》等,不胜枚举,都是用韵文的形式写成的文艺批评文字。据钱仲联先生等人辑佚的《万首论诗绝句》所言就有近万首古代论诗绝句LH(P1),其数量相当可观。而且这种文艺批评形式并不局限于诗歌领域,如张伯伟先生所言:“除了‘论诗’,古人还扩大到论词、论曲、论赋、论书、论画、论印,甚至论名胜、论藏书,举凡文人雅事,几乎无不可以诗论之。”这种以诗论文艺的形式是中国文艺批评的主要方式之一。   用韵文的形式来论文艺是中国人诗性智慧韵绝好体现,叶维廉先生曾考察指出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是以美学上的考虑为中心:“中国传统的批评是属于‘点、悟’式的批评,以不破坏诗的‘机心’为理想,在结构上,用‘言简而意繁’及‘点到而止’,去激起读者意识中诗的活动,使诗的意境重现,是一种近乎诗的结构。”以诗论文艺则是直接使用了诗的结构,去掉了烦琐的考证程序,让读者在了悟艺术机心的时候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论诗诗则更是如此,因为“论诗绝句的作者,本身就是诗人;不少还是杰出的诗人。诗人论诗,以诗论诗,这不仅是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绝句本身,也颇多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是论诗绝旬的特点,不同于枯燥无味的诗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诗性言说是“中国诗性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是深受中国诗性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这种诗性文化渗透到词学领域便是论词词的出现,而用“要妙宜修”的词体文学来论诗词,目前研究得尚不充分,笔者试就此作一番粗浅的梳理,以期抛砖而引玉。      一、论词词的渊源流变与界定      以词作为论诗文的载体,据笔者目前所见,当推宋代戴复古的几阙《望江南》。戴氏的《论诗十绝》在文论界研究颇热,但是他的论诗词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其《望江南?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其一:   石屏老,家住海东云。本是寻常田舍   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贾岛形模元自   瘦,杜陵言语不妨村。谁解学西昆。戴氏反对蹈袭前人以及好奇尚硬,主张自出机杼与音韵天成,对西昆体诗人浮靡的诗风进行了批评,此与其论诗诗《戏题诗稿》颇有相似之处,其云:“冷淡篇章遇赏难,杜陵清瘦孟郊寒。黄金作纸珠排字,未必时人不喜看。”肯定了杜甫贾岛的诗歌艺术,对后人刻意模拟的诗风作了批评。可惜自宋以后,随着词体文学的衰微,这种以词论文艺的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直到清代词学中兴,以词论文艺,特别是以词论词,随着词学的复兴才开始复苏发展起来。   较早关注论词词并有意识地整理研究的是陈水云先生,在其《清代词学发展史论》中曾对论词词这样界定:“论词词主要指专题性论词词或词集题咏,它或是以词的形式谈文学见解,或是通过词集题评就词的问题发表意见。”陈先生接着分别举了谢章铤的《金缕曲?谈艺视芑川》与朱彝尊的《解佩令?自题词集》、张世进的《百字令?自题词集》来论证论词词的两种主要体式――专题性论词和词集题咏论词。陈水云同时还作了诸多搜罗工作,列举了五首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论词词,分别为谢章铤《题词》、高文樵《满江红》、符兆纶《浣溪沙》、宋谦《千年调》、陈通祺与张僖的同调《金缕曲》等。陈先生在此对论词词作了初步的界定,并梳理了一些论词诃的文献线索,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是总结得还不够完善,仅就词集题咏论词据笔者所收集就有很多,如赵吉士《沁园春?题(迦陵词》,陈维崧《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赵庆焙《金缕曲?亡友陈小鲁(一窗秋影庵词集)》二阙,袁通《金缕曲?题(悔存斋词》,叶申芗《满庭芳?自题词存》。项鸿祚《疏影?自题词集》等。论词词的体式除了以上所言之外还有题画词,即用词作题填词图、题词人画像顺及论词。   填词图即是描画词人填词情景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