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1《朱子语类》三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PAGE
PAGE 5
《朱子语类》三则
一、语基落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别求书看 别:另外。
B.只恁昏塞不通 恁:这般。
C.明知合行大路 合:应该。
D.试自睹当自家 当:理当。
解析D项,“当”,副词,相当于“本”“此”。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①
B.①
C.①
D.
解析A项,满足。B项,应该。C项,①关键;②转轴、织布机。D项,明白、知道。
答案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B.①
C.①
D.①
解析A项,①代词,书;②代词,人心。B项,①介词,表对象;②介词,表比较。C项,①介词,表被动;②介词,为了。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把。
答案D
4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大概人有心灵,天理就在心灵,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
B.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只是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的话,那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
C.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
D.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析A项,应解释为“人心的性灵,由天理所决定,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①
B.①
C.①
D.①
解析A项,①马虎、随便;②收拾、安排。B项,①今义,怎么样/古义,怎么办;②今义,一个词,表示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古义,两个词,分别是“需要”和“要求”的意思。C项,①今义,认为/古义,把……作为;②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学习的人。D项,①今义,大的片段/古义,仔细;②今义,品行不好/古义,不才,不正派。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卷一一六“训门人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已却悔,如何 已:已经。
B.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克:约束。
C.自然存天理而行 存:保留。
D.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免:避免。
解析A项,“已”表示停止、完毕。
答案A
7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 ( )
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C.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解析C项,仅是对具有“上智圣人”资质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答案C
8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诱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
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
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
解析A项,“就是”一词过于绝对,“人欲”既指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妄想。
答案A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
(2)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参考答案(1)对待这种情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
(2)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做“克己”工夫,不可以姑且放过。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朱 熹 传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1自然资源与人类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3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1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2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宇宙太阳第1课时课件鲁教版.pptx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2童心说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1晋灵公不君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9.1《日知录》三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春秋笔法3.2直书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9.2浙东学术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1《论语》十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3孟子见梁惠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4胠箧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1《坛经》两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2《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