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体极化的研究评述
群体极化的研究评述
【摘 要】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1961年詹尼斯?斯托纳在 1961 年在做群体决策的实验中偶然意识到的现象。文章就群体极化的界定、群体极化会造成的影响和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三个大的方面对群体极化的前人研究进行系统评述。
【关键词】群体极化;评述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1961年詹尼斯?斯托纳在做群体决策的实验中偶然意识到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他在实验中发现当一个群体在进行决策讨论时,总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要么会更加保守,要么会更加激进。也就是说,与单个人独自进行的决策相比,群体在讨论时做出的决策更加极端。
之后凯斯?桑斯坦继续对群体极化现象进行研究,并首次对群体极化现象作了科学的定义。他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写到:“群体极化的定义及其简单:团体成员以开始既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也就是说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群体中的一种观点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转移,即原来保守的观点会变得更加保守,原来激进的观点会更加冒险的现象。
一、群体极化产生的影响
(一)在决策上,群体极化导致群体决策更加冒险
一个群体中人们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其他人的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的决策往往会偏向冒险的一端,相比较于成员个人所做的决策,群体决策更倾向于冒更大的风险。而这种偏向冒险的倾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与成员个人的单独去做决策的情况相比较,在群体中,群体成员更愿意用组织的资源去冒险。同时,风险决策虽然可能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一旦决策失败的话,就意味着会给群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即使如此,群体的决策还是会倾向于用组织的资源去冒险,也就是群体讨论通常会使群体成员们更加提倡冒险行为。
塔德这样描述群体:不管他们在个体来源和其他方面有何不同,群氓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非常的偏执、可怕的敏感、荒唐的自大和极度的不负责任,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过分自负、过分狂热。对群氓来说,在恐惧和兴奋、“万岁……”与“打倒……”的呼喊之间没有任何中庸之道。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也举例写到了一些群体极化的现象,是他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印度在内的几十个国家都发现了的例子,如:“在经过讨论后,原本温和的女性主义者会变成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原本就抱有种族偏见的人表现出更强烈的种族偏见;原本就有排外意识的人暴露出更严重的排外倾向”。
(二)群体极化会造成人们做出个体单独时所不会做的事情
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本来绝对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有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时,他们尤其可能会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成员做什么、让群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士时,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
从法西斯主义在 20 世纪 30 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到学生激进运动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再到恐怖主义在 20 世纪 90 年代在全世界蔓延。从卢旺达大屠杀到前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大规模的种族冲突,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监狱的美国大兵们实施酷刑、羞辱犯人到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是以色列或美国为了给出兵攻打伊拉克或占领阿富汗提供口实而不惜自编自导“9. 11”恐怖袭击这样的悲剧。在这些运动或事件中,原本性情温和、本性善良的人也会沦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做出在自己单独一人时根本不会做,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来。
这些席卷全球的运动中也囊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原本个人的生活被打乱而形成了一个或松散或组织严密的群体,这些群体经过群体讨论、群体决策,他们的观点越发的极端,越发的激进。实际上法西斯也好,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也好,恐怖组织也好,他们都是群体心理学的高手。他们只是利用了群体思维的弱智性,群体的思维是以情感而非理性进行思考的特点,打出某些迎合这些群体心声的口号,让他们在群体内部的讨论中观点和行为进一步极端化。
(三)内部多样性的大大减少
由于内部讨论乃是一种公开的方式来驱逐异质性的声音和意见,群体极化还表现为内部同质性的进一步增加和多样性的急剧减少。群体成员更愿意与整体保持一致而不是将自己原来秉持的异见进一步地保持下去。他们更愿意强调共识的合理性和绝对支配地位而不是去强调多元的意见和声音。他们会认为内部的分歧和异议是不忠诚的表现,因此,内部多样性的减少往往伴随着内部抱团、互表忠诚。
(四)不同群体之间的分歧的进一步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