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的科研启蒙老师陆埮院士.PDFVIP

沉痛悼念我的科研启蒙老师陆埮院士.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痛悼念我的科研启蒙老师陆埮院士

沉痛悼念我的科研启蒙老师陆埮院士 (马寅哲) 陆埮老师去世了。由于身在国外,要不是偶然在一个同学的 facebook 上面看到,我还不知道。就在几个月前我还跟陆老师通过一 次话,现在说他走了,简直不敢相信,我立刻陷入了久久沉思中。在 我眼中,陆老师一直是一个精力旺盛,工作永不停息的“铁人”。他 好像什么会只要邀请,都会参加。除了满头白发,好像他科研生活的 节奏完全和年轻人一样,让你完全感受不出来这是一个80 岁的老人。 陆老师在世的时候就有人建议,他的会实在是太多、太累,能否推掉 一些,多给自己休息时间。但是他总是不肯,总是想再多发挥一些余 热。这次去苏州、常熟开会,走到南京南站的台阶上摔了一跤,竟然 永成诀别! 闭目而思,与陆老师交往的种种往事又逐渐地回荡在脑海中,久 久不能忘却。他为人正派、以身作则、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散发着 强大的人格魅力。 最初认识陆老师是我上大一那一年的下半学期,当时我是南京大 学物理系的本科生。物理系举办了“物理学与交叉学科论坛”活动, 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给本科上做科普性质的报告。当时 陆老师来讲的时候,正值200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揭晓,他就以此 为题做了一个《中微子失踪之谜与2002 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2002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小柴昌骏(Masatoshi Koshiba) ,其实做 学生时候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东京大学物理系最后还是接受了他。 所以陆老师说,很多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一开始就表现出来,培养人 才要不拘一格。无独有偶,2012 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给了一个叫 John Gurdon 的英国人,而此人在高中时期的生物学成绩是最差的, 但后来终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个事实再次验证了陆 老师的话。 我的本科读的是物理学专业,对天文了解甚少,通过陆老师的介 绍,我开始对天体物理感兴趣。我读大二的时候正值美国宇航局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WMAP) 卫星释放第一年的观 测结果(2003 年),这个卫星测量的是宇宙大爆炸早期残留下来的光 子(学名叫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精确测量这个光子的角度分布律 可以用来测量宇宙的组分,而结果是测量到的宇宙暗能量和暗物质的 密度和之前的利用超新星测量出来的相一致。因此人们说,WMAP 使人类进入精确宇宙学时代。当时国内的宇宙学研究刚刚起步,细致 地了解宇宙学前沿的专家学者不是很多。而经过物理系的邀请,陆老 师又在2003 年中秋节的夜晚来到了南京大学的浦口校区,给我们做 了一个生动的报告《暗物质和暗能量》。那天晚上同学们都很兴奋, 因为这个报告代表了物理学的最前沿。就那一次我才真正了解到“时 空度规”、“宇宙膨胀历史”、“微波背景”、“中微子的腿耦”、 “大爆炸核合成”等听起来很玄乎的概念,而在陆老师的演绎之下显 得及其清晰而流畅。 2003 年的那个中秋节的夜晚我终生难忘,因为就那天晚上我终于 认识到到了我的研究兴趣,而在此之后一直到现在我始终不变。之后 我便积极地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做各种铺垫性准备。当时南京大学物理 学系的学科特点是凝聚态和微电子物理学,所以当时我很难在我的兴 趣方面找到“知音”,所以我去旁听了很多天文系的课程。2004 年年 初,跟随着天文系的黄永锋教授(陆老师的学生之一)我第一次地系 统性地学习了宇宙学。那个春天真是一个紧张、丰富、充实的春天: 在课程之余我仔细研读了陆老师的《宇宙——物理学的最大研究对象》 一书,以及北京大学余允强教授的《物理宇宙学引论》。我对宇宙学 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框架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这位我后来阅读文献奠定 了基础。 大三的下半学期,是决定人生转折的时期。因为即将毕业,摆在 物理系同学面前的几条路:出国、保研(保送读研究生)、考研、找 工作,总得选择一样。在人生抉择的时候,我再次想到了陆老师,希 望他能给我一些指点。当时正值2005 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我给陆老 师家里打电话,周老师(陆老师的夫人)接了电话,说陆老师因为后 背长了一个脓疮而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但周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拒 绝我,而是让我在5 月4 日的下午去医院找陆老师聊。这也是我开始 真正意义上和陆老师交往。 当时陆老师已经是中国最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 院士。居然在生病时期还愿意见一个本科生,这已让我受宠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