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特色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特色的研究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特色的研究   摘 要:在青绿山水画历史上,南宋画家赵伯驹有着独特的地位。他的画风上承唐代李思训大青绿画法,又汲取了北宋山水画的水墨趣味,一转唐代浓郁、沉重之风为清新、雅丽一派,显得“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创造了一种介于文人画和院体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画。这种画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是青绿山水画史上的一大突破。   关键词:赵伯驹;青绿山水;艺术特色   赵伯驹,字千里,宋朝宗室,南宋著名画家,善画山水、花禽、翎毛、竹石,尤长青绿山水。他的青绿山水取法唐代李思训父子,笔法浅析,直如牛毛,布置精工,并吸取北宋文人画家水墨山水的表现手法,形成“精工之及,又有士气”的青绿山水,秀雅清丽,颇有书卷气息。   依据目前收集的资料来看,赵伯驹有名称的山水画著作共计约30幅,见于著录的有《江山秋色图》《江山落照图》《溪山晚照图》《莲滴仙馆图》《山阁纳凉图》《莲舟新月图》《岳阳楼图》《荷亭消暑图》《滕王阁图》《春山图》《汉宫图》《风云期绘图》《仙苑游春图》《仙山楼阁图》。但是他的存世作品比较少,现存的《江山秋色图》《江山落照图》《仙山楼阁图》《仙苑游春图》等传为赵伯驹所做。本文从这些作品入手,探究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1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的“精”和“雅”   赵伯驹的绘画总体特征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精”和“雅”。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道:“赵伯驹、伯?X,精工之及,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清代恽格《南田画跋》:“规模赵伯驹,小变刻画之迹,归于清润。”《中国古代画家词典》中记:“赵伯驹画风富丽活泼,透雅高迈,雅洁异常,并一变唐人浓郁之风,独具其貌。”赵伯驹绘画的“精”主要表现在界画的画法之中,“雅”主要表现为独特的勾皴和设色。   1.1 多变的构图,独特的笔法   赵伯驹的作品构图有纵向构图和横卷等。纵向构图大多是三段式结构,近景、中景、远景,还有字画一体的,如上半轴题字,下半轴作画。例如,流传至今的《仙山楼阁图》(图1)就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近景描绘了树木、山丘;中景描绘了屋宇楼阁,尤为壮观;远景则描绘了渐渐远去的壮丽山峰以及隐于山峰之中的建筑。   横卷构图大多是群山环抱,屋宇楼阁,树木、溪水、松石和人物交相呼应,多描绘春夏景象。例如,《江山秋色图》(图2)采用传统的横卷形式,表现出崇山峻岭,盘薄绵延,层峦叠嶂,奔腾起伏,瀑布飞溅,烟波缭绕;山下江河,碧水涟涟,蜿蜒回转;山间长松翠柏,楼观屋宇,山庄茅舍交相掩映,画面极具装饰美感。《江山秋色图》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景色,使千百年来的观者如饮纯酒,如临其境,显得十分清幽秀美,渲染酣畅有度,显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作者在传承我国传统青绿山水画基础上,以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思将青绿山水的传统画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技法上看,此画继承了隋唐青绿山水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展,用笔精细而不琐碎,画中渗透水墨皴法,既有青绿山水的秀丽,又有文人画的气韵,把唐代青绿山水向前推进了一步。画中各种建筑大多采用“界画”的方法。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建筑物都采用了界画的画法。   《江山秋色图》在布局上采用“散点透视”,成功地运用“三远”构图法,并将高远、平远、深远三者交替使用,以平视或仰视的角度把画面处理的复杂严密而又虚实相生,布局奇特,开合有度,或壮丽,或奇伟,或险峻,或平正,或开阔,或深邃,或厚实,或空灵,使整个画面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除此之外,还有扇面和册页的形式,比如《汉宫图》。   1.2 青绿水墨并用,色彩清新秀丽   赵伯驹的青绿山水画在染色方面,除了以青绿着色外,还会使用墨。青绿水墨并用使得赵伯驹的绘画更加雅致。青绿设色更注意薄中见厚,设色也更加不均匀,并为水墨渲染留出空间。   如《江山落照图》(图3),整个色调以暖色赭石衬托出石青、石绿,统一和谐且绚丽夺目,生动刻画了祖国大地雄伟壮丽的景象,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艺术技巧上,作者主要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适当吸收了董源、巨然的笔法,画面极富变化。   赵伯驹用色瑰丽而不火燥,画中渗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绿山水的明丽,也有文人画的“气韵”。青绿着色和水墨渲染并用,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他多采用石青、石绿,辅之以赭石晕染,加上矿物质颜料的覆盖性,经过画家层层叠加,显得厚重,艳而不俗。他的这种艳丽浓重的颜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次比较淡的色彩反复晕染而成的,这也是赵伯驹绘画与众不同的地方,对后世影响颇大。   2 赵伯驹青绿山水中画的文人雅逸气息   无论是从画的意境,还是从绘画理论方面看,赵伯驹的绘画都带有很强的文人画思想,这也是他与众多宋代院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文人淡泊意识。   2.1 豪迈俊逸,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