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陌上桑三种英译本对比的研究
陌上桑三种英译本对比的研究
【摘要】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提出了古诗英译的“三美”论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古诗英译对于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著名的叙事诗之一,有多种英译本。本文分别选取了杨宪益、伯德(Charles Budd)、许渊冲英译的《陌上桑》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从而论证“三美”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诗歌 《陌上桑》 “三美”
一、引言
乐府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语言清新活泼,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奠定了基础。汉乐府是指汉代的乐府诗,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陌上桑》是汉乐府中具有代表性的喜剧性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被翻译成了不同的英译本,讲述了采桑女――罗敷机智勇敢地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不惧豪强、巧斗使君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同时也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吏的丑恶和愚昧,并怒斥了那些权贵调戏良家闺女的卑鄙行为。近些年来,关于《陌上桑》研究的论文、书籍有很多,内容多涉及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主题思想等内容的研究,但对《陌上桑》英译本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不同英译本之间的对比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现通过对《陌上桑》三个英译本做比较研究,以期论证“三美”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性作用。
二、许渊冲和“三美”论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巴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尤在古典诗词英译中成就最为卓著,已出版中、英、法文译著 60 余本。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于1978 年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序言中首次提出了“三美论”这一翻译原则,并在他的《翻译的艺术》、《文学与翻译》等多部著作中加以阐释。许渊冲提出的古诗英译“三美”论,除了建立在他大量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还与两个人密不可分,一是受到闻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诗格律化影响;二是受鲁迅先生关于“习字”与“著文”论点的启发。
三、三种英译本之间的对比研究
1.意美。意美,即指“意境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也。”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和精髓――“意境”。许渊冲先生指出“三美”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正因如此,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能否在译入语中重新创造出跟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意境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以下就许渊冲翻译的《陌上桑》与杨宪益、伯德的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来分析许渊冲如何在古诗英译中实践“意美”这一原则。
例(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杨宪益译文:Whose pride is the lady, The lady Luofu.
伯德译文:One who needed no adorning, ―― Lo-Fu was the lady’s name.
许渊冲译文:Has a daughter of lovely looks; The daughter calls herself Luo-fu.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中“好女”一词便在全诗中为罗敷的形象埋下伏笔,在杨宪益的译文中“好女”一词被翻译成“whose pride is the lady”, 是指秦氏以有罗敷这样的女儿而感到自豪,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但这种侧面描写没有把罗敷的具体优点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伯德的译文将其意译为“One who needed no adorning”,是指罗敷不需要打扮就很美丽,只是形容其外貌之美。而许渊冲的译文则把“好女”译为“daughter of lovely looks”,“lovely”一词的英文释义为:1.lovable especially in a childlike or naive way; 2.beautiful;attractive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因此,“lovely”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天真的、可爱的意思,这与诗中罗敷自报年龄为“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不谋而合,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少女天真活泼,可爱大方;二是指漂亮的、迷人的意思,这也与原文中一系列烘托罗敷美貌的描写相契合,如原诗中通过描写罗敷的住所之美、服饰之美,以及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对她美丽的爱慕,来烘托出罗敷的美貌。许渊冲将“好女”一词由概括到具体,运用了“深化”的方法,贴切自然地向读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