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月》与《呐喊》(《烽火》)周刊合评
摘要:胡风主编的《七月》周刊与茅盾主编的《呐喊》周刊都创刊于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的上海,同为当年较有影响的救亡文艺刊物。胡风对《七月》周刊的评价甚高,认为它“抵制了所谓标语口号的教条公式主义的浮嚣文风”,作为参照系的当然是早于其面世的《呐喊》周刊。本文从几个角度对这两个姊妹刊物进行比较,并试图对她们的异同处作出初步的评价。
关键词:《七月》周刊;《呐喊》周刊;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132-03
《呐喊》周刊和《七月》周刊先后创刊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同是当年较有影响的救亡文艺刊物。
《呐喊》周刊创刊于8月25日,第3期更名为《烽火》,共出版14期。1938年5月1日复刊于广州,改为旬刊,刊期连续。《七月》周刊创刊于9月11日,共出版3期。同年10月16日移至武汉,改为同名半月刊,刊期另起。
晚年的胡风曾在多篇文章中谈到《七月》周刊。1979年10月,他在《我的小传》中写到:
抗战起,“血誓”的喊声集为《为祖国而歌》。
自筹印费编辑出版了《七月》(小周刊),坚持通过生活实际反映人民性的真实和历史动向的现实主义道路,抵制了所谓标语口号的教条公式主义的浮嚣文风。①
1982年他在会见美国学者柯丝琪女士时又谈到了《七月》周刊,更明确地说道:
1937年上海发生“八?一三”事件,抗战开始了,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当时上海原有的一些刊物的主办
人都认为现在打仗了,大家没有心思看书,用不着文艺刊物了,所以都纷纷停刊。只剩下一个缩小的刊物《呐
喊》(后改名《烽火》),却陷入了一种观念性的境地,内容比较空洞。我认为这很不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这时候应该有文艺作品来反映生活、反映抗战、反映人民的希望和感情。因此,我就和朋友们凑了几个钱,在
上海创办了《七月》周刊(是用一张报纸折叠成的十六开本)。这就是《七月》创办时的情况和办《七月》的主
要宗旨。②
看来,要想如实地评价《七月》周刊或《呐喊》(《烽火》)周刊的历史功绩,非进行比较式的综合研究不可。首先需要考辨的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艺刊物的“主办人”是否普遍存在着“文学无用论”的观念;其次需要考辨的是,《呐喊》(《烽火》)周刊是否存在着“观念性”的倾向或“标语口号的教条公式主义的浮嚣文风”;最后则需要对这两个姊妹刊物的异同处作出恰当的判断。
一
胡风对抗战初期上海文艺刊物状况的描述不甚准确。
“八?一三”淞沪抗战前后,上海确实有许多文艺刊物被迫停刊,如黄源主编的《译文》月刊(1937年6月终刊)、鲁少飞主编的《时代漫画》(1937年6月停刊)、卞之琳等主编的《新诗》(1937年7月10日停刊)、钱瘦铁等主编的《美术生活》(1937年8月1日停刊)、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1937年8月1日停刊)、黎烈文主编的《中流》(1937年8月5日停刊)、洪深、沈起予主编的《光明》半月刊(1937年8月10日停刊)、傅东华主编的《文学》月刊(1937年11月10日停刊);另有不少杂志“迁址”或“休刊”,如林语堂主编的《宇宙风》,1938年4月迁到广州出版;巴金和靳以合编的《文丛》,1938年2月迁至广州复刊,等等。
但导致这些文艺刊物的终刊、停刊或迁址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所谓的“文学无用论”,而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首先,是为了避免战争带来的经济和文化损失。五年前的“一?二八”淞沪战争期间,日本飞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均被炸毁。商务印书馆承印的中国近现代大型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因此终刊,老舍的长篇小说《大明湖》也毁于炮火。“八?一三”后三日,开明书店及美成印刷厂被炸毁。在战争状态下,有些出版社暂时停业,作应急准备,这是完全可能理解的。
其次,国民政府命令上海各书局疏散或内迁,也是造成有些出版社暂时歇业的原因之一。据《上海出版志》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各书局奉命疏散或内迁。商务印书馆在租界内租下临时工房和栈房,把华界的印刷厂和存书、纸张搬来。1937年9月1日,商务印书馆宣告‘所有日出新书及各种期刊、预定书籍等,一律暂停出版’。生活书店不顾形势险恶,反而先后创办《国民》周刊、《中华公论》月刊、《抗战》三日刊、《战时教育》半月刊和《集纳》周报。1937年11月,生活书店除《文学》月刊外,原有8种期刊随总店迁汉口继续出版。此时,上海还先后出版了《黑白丛书》、《战时大众知识丛书》、《世界知识丛刊》等多种丛书,近100种战时读物。商务、中华的总管理处迁香港,凭借在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永康市委统战部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VIP
- 教你三步查看老婆微信聊天记录.docx VIP
- 2022年公务员考试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 VIP
- 兴澄特钢海洋工程用钢研究与开发现状..ppt VIP
- 运动解剖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藏文四级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新解读《GB_T 20970-2015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工具 封隔器和桥塞》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